[組圖]中國企業遭遇外貿保護戰以后……
一家服裝企業的大量裁員導致其原有的很多擱衣箱閑置。 商報記者 王曉然/攝
商報記者 王曉然 李薇/文 王曉瑩/漫畫
位于北京通州區潞城鎮甘棠鄉的某外貿制衣廠,一個車間已經停產。由于海外訂單減少,近千名員工因合同到期被勸退了。與這家制衣廠1公里相隔的另一家制衣公司也異常冷清。其實,陷入困境的不僅是我國的外貿服裝企業,金融危機已蔓延到很多國家的制造業、服務業等實體經濟領域。越來越多的國家以“經濟安全”和保護本國虛弱產業為由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干預,阻撓別國特別是新興國家企業的出口。
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2月25日在《華爾街日報》上發出這樣的疑問:如果未來貿易保護主義泛濫,使嚴峻的形勢雪上加霜,這樣的后果世界能否承受?又是否值得承受?陳德銘的疑問也是我們的疑問,但似乎沒有誰可以開出解決的良方。面對嚴峻的形勢,我們的企業可以逃避,可能轉而做其他,但也有企業選擇“勇敢面對”這條路:應訴、接受、“在游泳中學會游泳”……
外貿制衣廠不用加班了
王小姐所在的這家制衣廠是國內來料加工大型企業,成立于1996年,出口市場主要為歐美及東南亞,每年的訂單超過1000萬件。除了在北京,泰國、深圳等地都有這個企業的分廠。“但目前的訂單只維持到5月份。現在還沒有新訂單,未來會怎么樣還不知道呢。”王小姐昨日對記者表示。
這家工廠由生活區和工作區兩部分構成。記者到達工廠時,正值工人中午用餐時間,近千名員工從第一車間出來,直接走進食堂。“以前的人比這多多了,食堂都坐不下。”食堂一名員工表示。用餐的員工普遍反映,他們以前經常加班,所以工資收入還不錯,每個月能拿2000元,但現在幾乎不用加班了。記者還在食堂遇見了這家工廠的總經理,這名經理拒絕透露公司的任何情況。
此外,記者發現,員工宿舍的床位空出了不少。“工廠效益好的時候宿舍都住得滿滿的。”生活區一家小賣部的生意因此受到影響,“聽說廠子都快倒閉了”,店主嘟囔著。
王小姐已在這家制衣廠工作了快5年。她清楚地記得,3年前,工廠的德國投資方因為工廠人力短缺,拒絕投資建設二期工程。而由于人員短缺,員工每天不得不加班到深夜。如今,工廠因訂單減少、業績下降,人力頓時富余了,只好靠裁員來縮減開支,二期建成的車間也被閑置。“這個工廠其實挺好的,前幾年衣服出口情況非常好。真的倒閉了可就太可惜了。”王小姐看著工廠露出不舍的表情。
本文相關信息
- [新聞資訊] [組圖]達沃斯看好中國經濟調整計劃 擔心中國制造業
- [新聞資訊] 黑龍江沃格重工造出國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
- [新聞資訊] [組圖]建設部部長姜偉新視察英達大型就地熱再生施工現場
- [新聞資訊] [組圖]洛建首臺道路冷再生機實現銷售
- [新聞資訊] [組圖]甌海大道西段昨動工 打響西部交通網建設攻堅戰
- [新聞資訊] [組圖]西安工程機械專修學院楊凌校區開工奠基
- [新聞資訊] [組圖]廈金大橋規劃四年內完工 建設規劃已萬事俱備
- [新聞資訊] [組圖]月球土壤挖掘機是怎樣煉成的---挖掘機械設計檢驗軟件
- [新聞資訊] [組圖]真“葫蘆”與假“葫蘆”,南京市質監局幫助企業打假
- [新聞資訊] [組圖]中國龍工新LOGO亮相臺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