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展覽業發展趨勢及對中國展覽業的啟示
從整體上看,國際展業當前的發展水平與發展格局同世界經濟發展總體狀況是基本一致的。大多數發達國家擁有開展展覽活動的良好基礎,辦展經驗豐富、品牌展會眾多,會展業競爭力強;隨著世界新經濟秩序的逐步建立和各國科技水平的普遍提高,國際展覽業將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
1、展覽業的發展更趨于專業化
在國際上,專業性的展覽已成為會展業發展的主流,代表著會展經濟的發展趨勢。與一般的會展相比、專業展覽具有針對性強、參展觀眾質量高、參展效果好等特點,因此近幾年來綜合性展覽會的舉辦數量不斷減少,許多綜合性展覽會都不同程度地轉為專業性展覽。原來的一些綜合性的展覽已經被細化分為若干個專業展,如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就是由許多若干個專業展(如機器人展、燈具展、儀器儀表展、鑄件展等)組成的綜合展。此外,由于專業展覽會能夠集中反映某個行業或其相關行業的整體狀況、并具有更強的市場功能,因而從產生之日起就受到世界各國的特別是會展城市的青睞。如漢諾威的工業博覽會,杜爾多夫的國際印刷、包裝展,旅游城市紐倫堡的玩具,香港珠寶、玩具展,意大利米蘭的國際服裝展等。專業化是展覽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因為只有具有明確的展覽主題和市場定位,展覽會才對參展商或與會者有足夠的吸引力。
2、展覽規模呈大型化趨勢
隨著展覽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各舉辦機構已不再局限于吸引本國、本地區的參展商,把目標更多地投向國際市場進而擴大國內甚至是地區范圍內的影響力、力爭提高國際參與程度。加之,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植,特別是對大型展覽場館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尤為突出,歐洲一些國家政府幾乎投入了百分之百的資金。例如慕尼黑展覽中心,巴伐利亞州政府和慕尼黑市政府投入的建設資金占99.8%,幾乎是全額投入。此外,政府往往還會給予啟動資金,鼓勵展覽中心貸款,而貸款采取貼息貸款方式。例如慕尼黑展覽中心,用了12億馬克,政府投了一半,另一半通過貸款、政府貼息7年。由于政府在政策等各個方面的大力支持,很多舉辦城市也想通過修建大型展覽場館舉辦一些大型的國際會展來提升城市的形象和擴大招商引資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所有這些必然會導致展會的規模越辦越大。
3、業內強強聯合,國際化運作集團化趨勢增強
并購和聯盟已經席卷了全球經濟的各個領域,成為國際市場的一大焦點。作為國際化程度很高的展覽領域也不例外。展覽企業通過資本的運作進行的兼購與合作,是一種典型的國際化運作,通過兼并合作,可以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以獲得資源的優化配置。目前,世界上許多展覽業的大組織、大企業紛紛開始聯合,以期優勢互補,提升實力,打造業內超級航母。展覽業作為一個高額利潤的行業,是一項投入大、回報快的產業、其利潤率高達25%,表現在微觀領域,即對展覽企業的資產總額、人力資源、技術力量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行內的競爭十分激烈。國際展覽業的巨頭們為了降低在本,減少風險以便維護高利潤率,正在以兼并與合作的方式建立戰略聯盟,進行國際化運作。如世界上兩家著名的展覽公司“端德”和“克勞斯”聯姻,共同開發通訊和計算機展覽市場。歐美的展覽業巨頭開始用資金來購買其他競爭對手的展覽主題,如美國的克勞斯公司,用40億美元購買了南美的品牌展會及其相關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