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中型車市場趨勢分析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重中型載貨車市場需求多元化的趨勢已經逐步形成。一是高檔車市場,以進口重中型車為主的高價位重中型載貨車市常主要市場特征適應沿海經濟較發達地區,以高速公路快速發展為背景的港口、重點工程、以及其他專用車市場,并以集團購買為主。二是中檔車市場,主要以目前國內重中型汽車生產廠家新近投放的新產品為主。其主要特點:在老產品的基礎上技術含量有所提高,價位有所上揚,能夠滿足40項強制檢測法規要求。其主要市場特征是適應部分集團購買為主,滿足部分先富起來的個體用戶需求為主。三是低檔車市場,主要以老產品為主,經過改造可以達到法規要求。其主要市場特征是滿足廣大城市周邊及農村市常重型汽車市場需求發生了新的變化。首先從載重噸位看,1997年至2000年,我國重型車的增長主要是10噸級以下重型車市場需求的增長,而今年10噸級以下重型車增幅開始減緩;10噸級至15噸級重型車市場需求迅猛增加。1至6月份,10至15噸級重型車總銷量為19900多輛,同比增長171%;15噸級以上重型車總銷量為4000多輛,同比增長58.4%。從市場需求的主要品種看,目前市場需求的重型車主要為三大類產品;中長途運輸用車、自卸車、牽引車。今年1至6月份,國產重型牽引車銷售12700多輛,同比增長134.7%;載貨車銷售28400多輛,同比增長62.8%;自卸車銷售22900多輛,同比增長55.2%。
從市場發展的角度看,用于中長途運輸的廂式車、用于各類液態、氣態的罐式車以及其他專用車輛將逐步成為市場需求亮點。
“十五”期間,汽車發展規劃對重型載貨車市場的結構調整產生重要影響。“十五”汽車發展規劃中,載貨汽車重點發展適應高速公路需要的(排量9升以上、輸出功率300馬力以上)重型車,主要有大功率牽引車、重型專用汽車及其專用車底盤以及功率在300馬力以上達到歐洲第二階段、歐洲第三階段排放控制水平的車用柴油機。適度發展單燃料CNG和LPG發動機(達到歐洲第二階段、歐洲第三階段排放控制水平)。專用汽車以專用汽車底盤和專用裝置為突破口,重點發展適于高等級公路運輸的重型半掛牽引車和專用半掛車、城市環衛車、市政作業車、施工工程車、機場專用車、油田專用汽車等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發展為滿足國防現代化要求的各種專用汽車。國家將重點扶持20至30家優勢改裝車企業,形成開發能力,鼓勵產品出口,引導和支持優強企業采用高新技術建立完善產品開發中心。
根據“十五”汽車發展規劃,截止到2005年,載貨車保有總量將達到865至885萬輛,年需求總量將達到95至100萬輛,與2000年相比增長26.47%。而中型車市場將進一步萎縮。80年代至90年代初形成的過剩的中型車及零部件生產能力還將繼續面臨產品結構調整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