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租賃市場前景廣闊
隨著建筑業技術的進步,施工機械作業在工程建設構成中的比例也將越來越高,因此提高設備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和資金占有率,已成為每個施工企業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施工企業青睞設備租賃
在大型基建工程施工市場的激烈競爭中,企業為了提高市場占有率,首先要靠技術裝備水平取勝,使用的設備可通過購買或租賃方式實現。
一般而言,大多數企業往往無力采購大型化、高科技、專用性高、資金量大的設備。即使有能力購入,也會造成大量資金占用,增加生產成本,給企業帶來很大的經濟壓力,從而使其失去競爭優勢。所以工程建設機械設備租賃,尤其是技術含量高、資金占用大的設備租賃,與購買方式相比具有極強的低成本優勢。
隨著施工企業對施工項目管理的改變,各項目經理會對設備的使用成本進行核算。因此,大量的施工企業越來越傾向于采用租賃,這種能充分有效、合理地滿足施工設備需求的資源配置方式來獲取設備的使用權,既經濟又高效地獲得企業必備的生產經營能力。
暢通渠道亟待建立
事實上,在國際租賃產業中,工程建設機械設備租賃是其中比重較大的一個行業。世界發達國家的施工設備租賃占整個施工設備需求市場的80%以上。在中國,上海葛洲壩---日商巖井設備租賃有限公司自1998年起對全國施工機械設備需求市場基本框架和變化趨勢進行了調研測算,其中包括:全國范圍內建工程的設備需求、長江流域水電工程的設備需求及湖北地區交通工程的設備需求。
調研表明,目前中國工程建設機械設備的租賃需求量只占全國施工機械設備需求量的10%左右,與高達80%的國際水平相距甚遠,而施工機械設備的供求市場又都非常巨大。可以預見,隨著企業體制改革的深化,在租賃規律的作用下,其潛力與空間巨大,蘊育著巨大的租賃商機。
與此市場條件相呼應,中國租賃界也已具備一定的提供租賃服務的能力。中國的施工企業主要是大型集團公司,目前各大集團內部都成立了專業的工程建設機械租賃公司。這些行業內的工程建設機械租賃公司在其系統內不僅普及率高,而且企業數量也比較多。有些公司的租賃技術與經營規模并不遜色于發達國家水平。
因此,從對租賃服務的市場需求和供應能力兩方面看,中國工程建設機械租賃業的前景都是鼓舞人心的。但目前中國租賃業還存在市場化程度低、適應面窄、信息不暢、普及率低、整體效應不佳等不良現狀,在市場規范、交易信息、風險管理、籌融資、宏觀條件配套等方面也存在著問題,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租賃業的良性循環。租賃雙方的一方有需求,而另一方設備閑置,導致供需失衡的現象仍然存在。因而客觀上迫切需要建立暢通有效的工程建設機械租賃市場渠道。
租賃經營要善于中外合作
隨著中國對加入WTO的承諾進一步兌現,各領域開放進一步擴大,中國工程建設租賃市場也在不斷地成長。現代租賃與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和國際技術服務密切相關,近年來國內外工程建設施工量的不斷擴大、設備換代節奏的加快、技術含量的提高及技術更新需求的日益增長,使工程建設機械租賃的施工機械領域的市場與發展潛力與日俱增。
現代租賃具有能夠充分、有效、合理地配置資源的經濟功能,現代租賃機制曾對世界發達國家的經濟飛躍產生過巨大的推動作用。中國應該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善于利用現代租賃的經濟功能促進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及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目前,如何開拓工程建設機械的現代租賃經營、提高效率與效益,是每個租賃企業與政府主管部門所需面對的重要課題。
對此,有關專家認為:一方面,從事工程建設機械租賃的企業應著眼于將企業做實做強,善于與中外租賃企業合作,結合中外經營優勢,運用現代租賃的基本方式(融資與經營租賃),將工程建設機械的專業技術、融資技術、營銷技術等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加強現代租賃企業的核心經營能力;同時,每個租賃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優勢或特點,確立業務側重點(如以專業技術租賃服務為主、或以租賃融資技術服務為主、或以租賃營銷技術為主等)。另一方面,租賃業政府主管部門應進一步完善租賃政策與法規,尤其應該放寬企業從事融資性租賃經營的條件,重視租賃業健康持續發展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