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利好政策出爐裝備制造業驚喜不斷
昨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紡織工業和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根據規劃,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由14%提高至15%,支持裝備制造骨干企業進行聯合重組。
對于規劃,兩大行業均持歡迎態度,認為會對行業發展和緩解就業壓力形成積極影響。不過,紡織業界期待相關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建立首臺裝備風險補償機制
根據昨日公布的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將結合鋼鐵、汽車、紡織等大產業的重點項目,推進裝備自動化,并支持裝備制造骨干企業進行聯合重組。而建立國內自主研發的首臺(套)設備的風險補償機制,也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
“對于裝備制造企業來說,振興規劃的出臺確實是一個非常大的利好消息。特別是要建立使用國產首臺(套)裝備風險補償機制。”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程五四說。
不過有專家表示,關于首臺(套)風險補償機制應該如何建立,仍然值得進一步研究。按照北京市目前的做法,主要是對研發和生產企業進行補償,但實際上承擔首臺(套)風險的主體,更多的是集中在使用者一方。
“因為目前大型產業大多是流程化生產,一旦使用首臺(套)設備出現問題,整個一套生產線都將無法使用,所以影響特別大。”上述專家說,“在采取政府補貼上應該進一步傾向使用方,另外可引導保險公司建立保險補償機制。”
此外,規劃還提出,增加出口信貸額度,支持裝備產品出口;鼓勵開展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對部分確有必要進口的關鍵部件及原材料,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業界對于何時出臺規劃的具體實施細則抱有更大期待。“此次公布的僅僅是總體綱要,具體如何實施,還需進一步探討。”上述專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