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深改組高規格聚焦環保監管體制改革已啟幕
過去超過十年的時間里,國家在環境保護方針政策以及法規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并且把環境保護納入經濟發展的五年規劃里面,但實施過程中遇到不少的阻礙。近段時期,而近期一系列密集出臺的文件,實際上是意在真正督促它的落實。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日前審議通過了《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關于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試點方案》《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等文件,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熱烈反響。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央深改組“高規格”聚焦環保問題,“高密度”出臺政策文件,可以認為是中央在真正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融入“五位一體”中,環保監管體制改革的大幕正式拉開。
他指出,在過去超過十年的時間里,國家在環境保護方針政策以及法規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并且把環境保護納入經濟發展的五年規劃里面。雖然力度很大,但是在實際實踐過程中還是遇到了阻礙,導致一些關鍵問題還沒有解決,環境質量狀況改善不明顯,環境“拐點”遲遲沒有到來。要想實現“五位一體”,把一直處于弱勢的環境保護工作與經濟、政治、文化發展并駕齊驅,需要強大的制度保證。這一次密集出臺的文件,實際上是意在真正督促它的落實。
“新的政策出臺,是一個執政理念的轉變?!北本┥鷳B文明工程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劉宗超博士表示,他指出,生態環境是民生的基礎,清潔的生態環境和干凈的飲食是民生之本,這不僅僅是生產力競爭問題,更是生產力問題,是中華民族是否能夠延續的根本問題。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宋濤曾經說過:“共產黨總不能把一個污染的地球帶到共產主義?!眲⒆诔J為這句話很經典,把環境成本的監督,內化成共產黨內部的責任,然后再落實到每一層共產黨的組織上,這說明,帶頭搞好生態文明,不僅是一個共產黨員的覺悟,也是共產黨員的責任。
他認為,十七大提出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是亡羊補牢,猶為未晚。而十八大則是英明決策,這次落實到黨的任務上,叫做腳踏實地,關乎民族未來,關乎人民福祉,真正體現共產黨人民性。
這次發布文件中,涉及到了黨員干部責任追究的問題,馬軍認為,這是真正抓到了問題的關鍵。
環境問題,原來主要問責主管環保部門,但有時候,在其中真正起到主導作用的是一方政府主管層級,因為畢竟環保部門是受制于政府的。有時地方政府所做出的嚴重影響生態發展的決定,環保部門也是無可奈何。當我們只是去追究主管環保部門責任的時候,實際上也應該看到,其中黨委也在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甚至影響決策方向的把握。如果僅僅追究行政責任,而是忽略黨委的重要作用,很可能會形成“兩張皮”的狀態。文件創造性地提出“黨政同責”是針對決策管理的實際情況所提出的。
馬軍認為,誰決策誰就應該為生態環境的影響負責,這樣權與責才能夠更加統一起來,使得黨和政府在關乎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意見和態度能夠更加一致。問責不應該局限在環保部門是否作為,而是要看到矛盾焦點,那就是地方政府主管官員能否真正踐行生態文明的要求,按照“五位一體”統籌當地經濟的發展,這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