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之策在整合裝備制造業萌生四大IT需求
編者語:為了實現8%的增長目標,中央政府大規模增加政府投資,實施總額4萬億元的兩年投資計劃;同時,大范圍實施調整振興產業計劃,“兩會”前已經出齊了包括鋼鐵、汽車、紡織、電子信息等在內的10大行業振興計劃。這意味著,列入振興計劃的十大行業將吸納4萬億投資中的絕大部分。兩年內投資4萬億元將給IT產業帶來哪些商機?大規模投資又給IT行業提出了哪些挑戰?如何利用大規模投資的機遇借助IT手段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
澳信傳媒IT168.com信息化頻道精心策劃,在“兩會”期間推出“提振市場信心 10位CIO眼中的振興規劃”系列報道,按照每天一篇的頻率邀請10十大振興行業的10位CIO,解讀各自行業振興規劃中蘊含的IT商機等。今天推出的是系列報道的第一篇,邀請知名CIO、黑龍江制造業信息化專家組組長、原哈電機副總專業師郭玉森解讀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蘊含的IT商機。明天將解讀石化行業振興規劃中蘊含的IT商機,敬請廣大網友關注。
【CIO觀點】郭玉森:制造裝備信息化堅決反對老戲重唱
郭玉森:黑龍江省制造業信息化專家/哈爾濱電機廠有限公司原副總專業師
這次振興規劃的出臺是在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也就是在整個國民經濟受到國際經濟金融危機沖擊的前提下發布的。2006年的振興規劃相比,有四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這次振興規劃發展的目標非常集中,集中在三個方面:1、裝備業的振興要依托于重點工程。2、要加大技術改造的力度,加快自主創新能力和體系的建設。3、重點強調了企業之間的兼并、重組、結構調整。這是一個方面的特點。第二,重點更加突出。這次的振興規劃主要強調了工程的大型化設備、重點工程的國產化。同時,還有裝備的自動化。另外,還有基礎的元器件的配套產品的技術水平和產品的提高,重點會更加突出。第三,這次振興的任務更加明確。2006年大概是16個關鍵領域,這次提出了6個領域是重大工程國產化,就是重點推進國產化。還有3個產業,就是鋼鐵、汽車和紡織,重點是提高自主化水平。同時,也提了一些大型鑄造件、元器件這些基礎零部件產品和技術水平的提高。我覺得振興的任務更加明確。第四,振興的措施更加有針對性。
一個是針對現在金融危機對我們整個制造業的影響,同時會帶來一些機遇。我們如何抓住機遇,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在這方面更有針對性。第二個方面,也是結合我們目前國內出臺的4萬億投資計劃,依托重點工程來推進重大技術裝備的技術水平和整個發展的水平。所以我覺得這次振興規劃與06年相比,等于突出了四個“更加”,就是“目標更加集中、重點更加突出、任務更加明確、措施更加有針對性”。
通篇閱讀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直接提及IT的地方并不多,但仔細想想,要實現本次振興規劃突出的四個“更加”,哪個也離不開信息化,而且對IT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目標更加集中為例來說一下。裝備業的振興要依托于重點工程是已經被實踐證明的經驗,三峽工程對哈電機水利發電機組制造技術的提高功不可沒;但產品要滿足重大工程的要求,就必須進行重大技術創新。再就是企業之間的兼并、重組、結構調整,也同樣需要信息化手段的不斷提升。
而企業要達到收購兼并、產品創新和提高內控的目標,都離不開信息化手段的支持。裝備制造業以前大多是本地的區域化經濟模式,加大兼并重組力度后,需要開始跨國際跨地域的經營發展,因此對跨地域整合、異地設計、異地協同生產營銷等管理軟件會產生重大需求。
總之,這一輪的裝備制造業信息化建設不宜再老戲重唱,而要將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營銷模式創新的觀念真正接受進來并得以深入應用。裝備制造信息化的后發力量會很大。
【解讀】裝備制造業是一個龐大的產業群,主要包含三個方面:一是重大的基礎機械,即制造裝備的裝備,包括數控機床、柔性制造單元、柔性制造系統、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工業機器人及電子制造設備等;二是重要的機械、電子基礎件,包括先進的液壓、氣動、微電子與電力器件、儀器儀表及自動化控制系統等;三是民用、軍工生產所需的重大成套技術裝備等。
裝備制造業信息化是一個將信息技術和其他高新技術與制造技術不斷融合的過程。裝備制造業信息化的過程大致可分為幾個層次,即產品智能化、設計數字化、生產過程自動化和管理過程信息化。簡單的說就是:前三個層次可歸為產品層面的底層技術信息化,第四個層次則是企業管理層面的信息化。
因此,有專家指出為了更有效的推進裝備制造業的振興規劃,可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是在管理層面上推廣ERP管理軟件;另一方面則是在產品技術上下功夫,在產品的開發、創新上廣泛應用各種信息化技術,將產品設計技術、制造技術與信息技術相融合。
(1)推進以產品為重點的底層信息技術
對推進裝備制造業底層信息化,主要有以下的兩個重點:一是在產品設計與制造過程中大力推進計算機輔助工程(CAE),也就是說在產品開發前期加強新技術、新結構的基礎信息化研究,這也是工程技術領域信息化取得重大突破的關鍵。二是推進生產制造、集成與優化的信息技術,如重大成套設備的系統設計、系統成套的自動化技術能力,這也是目前裝備制造業的軟肋。因此,在振興規劃的推進方略中,應首先要把推進產品設計和制造的底層信息化作為重點。
(2)提升以管理信息化為重點的ERP應用
在企業管理層面上推進信息化,重點是推進ERP和供應鏈管理。在外部上,裝備制造業應按供應鏈管理的理念,將企業內部物流與企業上、下游及社會物流連接起來;而在內部則需要利用ERP技術實現精益生產和準時化生產。從許多調研數據可知,目前企業的ERP應用也已有相當的比例,但從整個裝備制造業來看還只是小部分企業在應用,而從應用效果上看,則不夠理想。因此,振興裝備制造業,必須先規劃好裝備制造業的信息化。只有ERP信息化得到了企業的重視,才能有效的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
振興規劃帶來的裝備制造信息化需求
裝備制造業的信息化藍圖應圍繞產品設計、生產、裝配以及供應鏈管理等需求來規劃。因此,在對裝備制造業的振興規劃展望時,我們相信會在以下幾個方面帶來新熱點。
(1)以PDM/PLM為核心的產品管理應用
PDM/PLM系統的有效應用可以使裝備制造企業在產品的創新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創新資源和效率。例如,大家都知道許多新產品開發實際上并不需要把所有零件都進行重新設計,大部分只需要將關鍵零件進行改進設計之后,加上原來的標準零件就成為了新產品。因此,越多的使用優化過的零件和標準零件,對于產品的創新和節省資源都是非常關鍵的。所以,要振興裝備制造業,就應該先從裝備制造業的最大特點著手,就是高效的解決個性化產品開發與設計的問題,而PDM/PLM系統正是解決產品設計復用大難題的利器。
(2)信息化輔助制造技術
產品能否準時交貨,制造過程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因此應用信息技術實現生產制造過程自動化是最好的選擇之一。例如實現數控加工、柔性制造單元、物流搬運和存儲自動化、以及檢測自動化等。因此,要想振興裝備制造業,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AM、計算機輔助工程CAE和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CAPP等將會被廣泛應用。同時,柔性生產線、現代物流系統及立體倉庫等制造過程自動化系統,也能大大提高裝備制造企業在生產過程自動化和快速響應的能力。
(3)以ERP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技術
裝備制造業是典型的離散制造業,由于產品結構復雜,制造工藝過程長,產品及物料品種規格多,使到各種資源管理困難而復雜。因此,要振興裝備制造業,必須要對企業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進行一體化管理。而ERP應用不但是企業聯系客戶需求和生產信息的紐帶,同時也為企業的管理部門提供相關的決策數據。因此,也就成為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的重要環節之一。
(4)跨應用環境的整合平臺以及跨地域的協同管理軟件
在完成企業基礎信息技術的應用之后,要想進行兼并重組、收購國內乃至國際企業、占領較高的市場份額,通過網絡化布局、利用跨應用環境平臺對數據進行整合、加強跨地域的異地設計生產協同營銷能力,成為裝備制造企業必須練好的幾門功課。加之很多企業需要將業務延伸到分銷、售后等服務領域,由此產生的相關管理軟件以及附帶的CRM需求,必將呈現上升趨勢。
【編輯點評】雖然裝備制造業進入重點調整和規劃產業行列,將得到國家宏觀調控力量的支撐,但整個行業能否就此一戰而勝,捧個漂亮的頭彩,還要看企業是否抓住了良機、擺對了陣型、順應了市場形勢、定好了策略,最后能否將陣地一舉拿下。
同樣,雖然企業人員結構越來越年輕、IT應用環境越來越成熟、推動裝備制造信息化的后發因素越來越豐富,企業也不可忽視信息化建設的一般規律,制定合理的信息化策略、進行科學審慎的技術實施、控制資金的投入和流向、將IT與業務融合融洽地實現,才會令企業如虎添翼、真正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