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規劃提速電力設備制造業
5月12日公布的《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了一系列促進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其中,特別指出要依托高效清潔發電、特高壓輸變電等十大領域重點工程,振興裝備制造業。電力業內人士認為,《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較年初原則性通過的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更加細化,對相關重點工程及突破方向做出了明確的表述。這對電力設備業無疑是重大利好,但對行業的促進效應需要兩年或更長的時期才能顯現出來。
政策效應顯現尚需時日
民族證券機械行業分析師符彩霞向《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相比年初通過的綱領性規劃,此次《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結合4萬億元振興計劃、國家重點投資領域以及自主創新等多重要素,形成了自上而下、成為覆蓋所有細分子行業的完整體系,為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指明了大方向。其中多處提到電力設備行業,這將為電力設備企業帶來做大做強的機遇。
國元證券分析認為,在十大領域重點工程中,有4 項涉及到了電力設備。包括:第1項,高效清潔發電;第2項,特高壓輸變電;第6項,城市軌道交通;第9項,生態環境和民生。《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范圍基本涵蓋了國內現階段的重大工程領域,這對國內有實力進入相關設備制造領域的公司而言,將來的受益將會逐步體現。
《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作為裝備制造業綜合性應對金融危機的行動方案,其規劃期為2009-2011年。符彩霞認為,《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對電力設備行業的推動效應還需一個釋放過程,大概兩年時間可以初見成效。
推動電力設備企業做強
記者注意到,除《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外,根據預測,2009年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的投資總規模將達到3571億元,意味著將有23.8%的增長,這將為輸變電設備行業為代表的電力設備業的增長提供契機。
業內人士認為,電力設備行業的生產周期并不長,而且近年來處于持續的高景氣周期中,下游的需求旺盛。2009年以來,多家電力設備公司,包括平高電氣、東方電氣、上海電氣等均發布再融資公告,募集資金擴張產能。政策支撐將會給電力設備制造業帶來實質利好。
《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特別提到,以特高壓交直流輸電示范工程為依托,以交流變壓器、直流換流變壓器、電抗器、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全封閉組合電器等為重點,推進750千伏、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輸變電設備自主化。保定天威保變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強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這對于國內輸變電設備企業來說是加快發展的機遇。
符彩霞認為,此規劃明確建立使用國產首臺(套)裝備的風險補償機制。鼓勵保險公司開展國產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業務。這對國內電力設備企業的發展和成熟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一直以來由于使用國產首臺電力設備有一定得風險,致使企業不敢使用國產設備。國內電力設備企業得不到實踐的機會,嚴重制約了其技術的進步。”符彩霞說。
有分析認為,東方電氣、上海電氣、金風科技、湘電股份、特變電工、天威保變等企業均能從此規劃受益。就風電設備企業來看,具有規模優勢和央企背景的整機制造商和具有一定市場份額的風機配件上市公司在行業中的優勢地位將進一步得以鞏固,如同時具備風電、核電、水電和火電整機生產能力的東方電氣,在風電領域具有一定核心優勢的金風科技、湘電股份等會首先受益。
電力設備企業有望加快重組
在此次的《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特別細化了鼓勵企業兼并重組的措施。年初發布的振興規劃曾提出,支持裝備制造骨干企業進行聯合重組,發展具有工程總承包、系統集成、國際貿易和融資能力的大型企業集團等。而《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則更為明確地指出,要對重組企業發行股票、企業債券、公司債券、中長期票據、短期融資券以及申請貸款等予以支持;對境內企業并購境外制造企業和研發機構,可給予相關項目貸款貼息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的條件下開展境內外并購貸款業務。
丁強認為,目前國內電力設備行業還未出現可以與西門子、ABB等國際巨頭比肩的企業,國內企業在技術和產品的深度及廣度方面與國際巨頭還有較大差距。加快兼并重組,做強做大自身,實屬必要。該規劃可有效推動電力設備行業的重組步伐。
符彩霞告訴記者,雖然鼓勵企業兼并重組著眼于整個裝備制造業,但對電力設備業同樣會產生影響。據她介紹,目前在大型供電設備和高壓變壓器領域,整合度相對較高,由幾家大企業主導。但在低端變壓器領域,目前整合度較低,進行整合是必然趨勢。不過,她也表示,行業整合并非一個政策所能實現的,需要各方面因素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