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國內最大壓氣站西氣東輸一線增輸工程沁水壓氣站
國內最大壓氣站——西氣東輸一線沁水壓氣站是集西氣東輸增輸和晉煤層氣外輸為一體的控制性工程。它關系到集團公司西氣東輸項目的利潤指標,關系到我國煤層氣能否順利形成商品氣,也關系到華北油田員工的切身利益。
4月19日,記者來到沁水壓氣站華油工建的施工現場,近距離感受了這項國家重點工程的氣勢。
安全管理 一絲不茍
“安全第一”的理念體現在施工現場的各個方面。
走進施工現場,進出路口處設立的安全警示標牌格外引人注目。標牌上既有集團公司安全禁令、油田公司十條規定,又有現場安全管理規定、項目部QHSE負責人等內容。安全員解釋說:“沁水壓氣站是一項國家級重點工程,我們華油工建西氣東輸沁水壓氣站項目部在工程開工前,就制定了各項安全防范措施。工程項目部分別與施工隊簽訂了安全施工合同,對設備操作人員進行了安全教育,實行了施工安全、進度保證金抵押制度。項目部QHSE負責人定期對施工機械設備進行檢查。這些措施保證了項目安全、順利進行。”
在現場安全員的引導下,記者來到了中心控制區,只見70多名工人在高高的腳手架上進行綜合值班室樓板鋼筋綁扎工作,遠遠望去就像“紅色蜘蛛人”。這時,現場安全員忽然喊道:“XXX,把你的安全帶檢查一下。”事后筆者了解到,對于高空作業,正確佩戴安全帶是項目部安全檢查的重點工作。
工程施工 爭分奪秒
自2008年10月底華油工建沁水壓氣站項目部正式成立以后,這個公司成立了強有力的項目領導班子,配備了精干的項目管理人員。
工程施工中,這個項目部針對工程施工要求,首先從施工圖紙入手,明細工程量,反復研究施工方案,施工計劃六易其稿。為保證工期,項目部投入大量的施工機械設備,管理人員分班、分工,保證不間斷連續作業的需要。
當記者步行到晉煤壓縮機區時,遇到了這個項目部副經理張培軍。他饒有興趣地告訴記者,沁水壓氣站是他們迄今為止承建的最大壓氣站。工程建成后,年輸送量可達170億立方米,是一座燃驅和電驅混合型壓氣站,主要設備有7臺壓縮機組,單機最大功率31兆瓦。壓氣站工期緊迫,按照常規需要13個月才能完成的項目施工,業主要求7個月完成。項目部只好打破常規,采取“點面結合,各分項工程齊頭并進”的施工戰略,加班加點保工期。
攻堅克難 確保工期
沁水壓氣站項目部的員工每天都要面對諸多困難,但他們咬緊牙關、攻堅克難的精神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項目部文控員鄭丹從項目部成立之初就來到工地。她告訴記者,這個工程遇到的最大困難是要遷走92座墳墓。她說:“剛開始遷墓時,我膽子小,天天開燈睡覺。后來,外協人員走進村民家,與戶主溝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真誠的交流終于博得了他們的理解,僅用10天時間就完成了這項任務,為后續工程贏得了時間。”
在項目部,質量部主任薛遠新指著墻上的工程平面布置圖說:“西氣東輸沁水壓氣站僅土石方量就達100多萬立方米。整個工程的兩個工作面都是開山鑿石而成。工程施工過程中最大難點就是鑿石。這個地方的巖石多是未風化的石頭,非常堅硬,我們采取機械破碎和炸藥爆破相結合的方式,并將破碎后的石頭重復用于施工中,降低了施工成本。在施工中還采用場外集中預制的方式,既避免了現場交叉施工,又提前了工期。
經過干部員工共同努力,截至4月23日,沁水壓氣站土建施工累計挖運土石方近80萬立方米,各單項工程都達到了節點工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