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金屬價格變動
基本金屬繁榮前兆,引起擔憂。作為國際金屬市場最主要的價格風向標,LME的基本金屬價格走勢對中國市場影響巨大。自國慶中秋雙節以來,國際金屬期貨市場群起做多的態勢再次悄然成型,這讓處于經濟復蘇十字路口、且鋁鉛鋅以及鋼鐵產能嚴重過剩的中國市場進退兩難。
“預期倫銅價格很快將突破6500美元甚至7000美元,但中國市場是否會配合做多,一方面取決于外盤上漲的速率和量能,另一方面也要看沉淀在中國期貨市場的上千億資金究竟自何而來,具有怎樣的資本屬性。”上海通聯期貨研發部經理朱律認為,未來數月,大宗商品市場或將出現內外盤牛熊市多重博弈的高潮期。
外盤:小金屬率先突圍
“倫敦鋅期貨歷來是倫敦期銅價格的追隨者,但這一次期鋅價格率先突圍。”中國國際期貨上海營業部研發部門負責人吳雷認為,澳元加息、美元尋底激發了基本金屬的金融屬性,而黃金與原油價格雙雙創出反彈以來新高走勢等因素,共同作用于金屬市場,促成了10月8日期鋅價格率先突圍的局面。
“如果用銅鋁或者錫鎳鉛等品種來比照期鋅價格,根本無法解釋期鋅為何特行獨立。”吳雷表示,這樣的現象如果用資金推動來解釋,則是鋅作為小品種,具備動用小量資金即可推高的天賦,而在國際市場普遍預期中國以及全球經濟正在快速復蘇前提下,率先拉高期鋅價格成為必然。
沒有期貨業人士對期鋅率先刷新年內高點感到意外。南華期貨研究所所長朱斌認為,銅鋁等金屬基本面并不完全向好,但就經濟復蘇的需求程度看,新興國家對基本金屬需求會更加強烈,這也是出現小品種金屬率先刷新高點的合理解釋。朱斌預計,金屬價格盤整走高的態勢最起碼將在2009年四季度得以保持,甚至可能會蔓延到2010年上半年。
“作為LME六大基本金屬的重要組成部分,鋅的突圍一定在預示國際市場對銅鋁等大品種的博弈程度在加劇,而小品種成為了多方造勢的最佳選擇。”象嶼期貨研發部副總經理朱鳴元認為,國際市場向上沖高動能不減,但就國內市場看,至少鋅的產能過剩局面并不令人感到樂觀。
8月份,我國鋅產量高達41萬噸(正常月份約為35萬噸),這意味過剩局面一直在加劇而非削弱。此時期鋅刷新年內新高,說明資金對基本金屬的博弈與炒作已經脫離基本面,而完全是在比拼誰的錢多。朱鳴元認為,期鋅創出年內高點之后,人們已普遍預期銅鋁等其他金屬價格也將再次群起做多。但就市場表現方向看,很可能再次出現“慢漲快跌”的資金推動市特征。
中國需求是基本金屬價格繼續走高的最大動力。最新數據顯示:中國9月進口未鍛造銅及銅材39.91萬噸,環比增長23%,而此前,分析師預估套利窗口關閉可能導致銅進口量減至30萬噸。不難發現,無論長期依賴進口的銅,還是國內產能嚴重過剩的鋅鋁,在國際炒作者眼里,只要中國還在大幅增加銅的進口量,就有再度拉高的動能。
內盤:多頭主力大換屆
沒有中國投機資金的追隨和配合,單獨做多LME金屬價格似乎意義不大。細心的東銀期貨蘇州營業部負責人朱麟發現,進入三季度以來,明顯能感受到有大量的實業資本和金融資本涌入期貨市場。“有一些實業企業老板在今年上半年曾經對投資于股市、期貨和房地產市場的資金進行了抽離,可他們把這些錢拿到實業產業后發現,還是投資股市或者期貨市場的收益率更高。”
通聯期貨的朱律也注意到了資金面的變化。“以前期貨公司席位上的交易資金十有八九來自散戶和小私募,為數不多的機構投資者幾乎都被期貨公司奉為上帝。”朱律說,這也決定國內期貨市場的交易手法雖然凌厲,但資金量普遍不大,即某某品種的某某合約有可能成交量會瞬間放大,但持倉量(以收盤為準)通常不會暴增暴減。
但實業資本入場后,則顯著可見無論金屬、化工還是農產品,幾乎每一個期貨品種的持倉量都在顯著放大。“小資金可以通過日內交易把某某合約交易量放大,而收盤后的持倉量卻要用真金白銀堆上去,這也顯然不是期貨市場固有資金的作為。”朱律稱,部分實業資本進入期貨市場后,操盤者通常具有“錢多囤貨不犯錯,大不了放個兩三年”心態。基于這一心態,耐儲藏的銅鋁成為新入場的天然多頭資金第一攻擊目標。
事實上,實業資本除了善于“收藏”的本領,并不具備快速操縱單個品種或合約漲跌的能力。對此,朱鳴元認為,與其說實業資本接棒了此前由私募和散戶充當期貨市場多頭的大棒,不如說券商系期貨公司打通了股市與期貨市場資本流通的平臺:如果說上半年的大宗商品行情有實業資本推動因素存在,那么二季度以后從期貨市場抽離的資金,一旦回到實體經濟或投資于某一項目,不可能在數月之內就會完成投資或產生獲利,因此實業資本流動性欠佳。
而從券商看,投資股市和投資期貨的通道非常暢通,目前國內有超過20家實力期貨公司被券商絕對控股,這意味券商完全有可能將自營盤資金騰挪到期貨市場,進而博取幾何式獲利機會。
簡單統計發現,下半年迄今,已經有東證期貨、東吳期貨、國泰君安期貨、海通期貨、首證期貨等多達10余家券商系期貨公司出現在金屬品種的持倉增倉榜單之上。
朱律研究認為,不論實業資本還是金融資本,歷來都不會做空,因此這些天然多頭操盤手法幾乎可以媲美股市拉漲停板:“他們的成交量和持倉量都可以在瞬間同步爆發,這是以前的投機資金無法比擬的。”不難發現,與國際市場多頭先行拉高小品種金屬試探行情的“狡猾”路徑相比,國內“錢多人傻”的多頭格局已非他日“散兵游勇”,因此才可能出現倫鋅創出年內新高后,滬鋅完全不理會國內產能嚴重過剩局面,而尾隨倫鋅迭創新高的局面。
多數人士表示,國際金屬市場主力決心進一步拉高期價的圖謀通過期鋅價格迭創新高已經有所表露,而就國內市場看,新入場主力接棒后,資金推動的特征也將進一步顯現,因此,未來將出現內外盤博弈、資金與政策博弈、資金與金屬基本面博弈以及資金與美元和人民幣匯率博弈的四重博弈局面。
“最大的博弈點還在于中國經濟復蘇的程度,這也是全球投機資本關注的焦點。”資深期貨市場人士朱韜說,無論美元匯率抑或相對穩定的國際市場金屬需求量,如果中國經濟復蘇步伐減緩,價格怎么漲上去的,將來還會怎么跌下來。
“快錢”之后必見價值回歸
所有人都在看多,所有人卻又都看跌。這是復雜的期貨市場展現給人們的兩面性。如朱律、朱斌、朱麟、朱鳴元、朱韜等一干期貨資深人士所言:“國際市場主力做多的決心透過倫鋅迭創新高已經表露無遺,而在期貨市場沒有投機者愿意成為趨勢對立者,因此做多是唯一路徑。”但這些人士更清楚中國經濟復蘇程度的周期性與復雜性,“因此,完全由資金供應關系而推動的牛熊博弈,是建立在脫離基本面基礎之上的,期貨價格最終必須回歸現貨價格,也就是基本面。”
剔除國際市場因素, 2009年下半年以來,國內期貨市場的資金來源和供給層次發生了深刻變化,大量實業資本、金融資本淘金期貨市場。這些慣性做多的資本作為天然多頭,也基本忽略了鋁鋅鉛等幾大金屬國內供給嚴重過剩的局面,而是大肆突出中國需要大量進口銅的事實,因此內外盤聯動現象更加日益突出,慣性做多的“快錢”思維也與經濟復蘇的緩慢事實發生了激烈沖突。
建立在資金推動基礎之上的繁榮,一定不能脫離基本面獨行。不幸,剔除銅的因素,產能已經遠遠過剩、近期被發改委多次點名的鋁等金屬價格并沒有出現與基本面吻合的走勢。以滬鋅為例,大量冶煉廠復工或提高負荷直接造成月產能超過常規產能達5萬噸,這些產能無法被消化的直接后果就是產能轉化為庫存,進而有朝一日引爆炸彈,再度導致市場暴跌。
多數期貨人士判斷,我國經濟復蘇的預期并沒有原來想象的強勁,至少經濟全面回暖的基礎仍不牢固。10月初,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表示,中國的經濟復蘇尚未站穩腳跟,因此會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刺激政策。換一個角度,從目前高達4萬億元的內需主要是基建的拉動力度看,幾乎每一個國家大項目都非一年半載可以完工,也就是說,基建拉動經濟復蘇的周期性不會因為歐美國家經濟好轉或惡化就改變,這種情況下,中國對基本金屬的需求未來將相對穩定,而非暴漲暴跌。
但這一因素目前卻是多頭再度拉高金屬價格的最大借口。各種的投機資金鐘情于做多,將期貨市場視為淘金樂園。而遠遠脫離基本面之后,誰又能保證有色金屬不會演變成第二個鋼材期貨?虛擬資本市場的每一次怒放都可能是一個虛假繁榮新的開端,準確把脈中國經濟復蘇脈率,是防止出現虛假繁榮的有效手段。
朱律感嘆說,8個月前的市場價格,比如房產價格、金屬價格等等,最起碼比眼下都要便宜30%,但經濟恢復的情況呢,顯然遠遠沒有30%那么多。因此,虛假繁榮或不可阻擋,但價值回歸每一次都會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