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農業公司掀起投資西非熱潮
周二,全球最大棕櫚油生產商之一表示,已接近投資于利比里亞一大型種植園項目,這一項目大大增加了飽受戰爭蹂躪的利比里亞大力發展棕櫚油行業的希望。
亞洲企業正掀起一股投資西非農業的浪潮,最新這筆交易來自新加坡上市企業金光農業資源(Golden Agri-Resources)。該公司表示,正“積極評估”參股一個22萬公頃的項目。
去年,馬來西亞的森達美(Sime Darby)獲得了利比里亞22萬公頃土地的種植特許權,而在英國上市的棕櫚油生產商Equatorial Palm Oil也獲得了16.9萬公頃的土地,其中有3000公頃在利比里亞布坎南港附近——該公司正在那里讓老樹重新煥發活力。
種植園的開發需要數十年的時間,但這將對全球棕櫚行業產生重大的影響。
金光農業是全球第二大棕櫚油生產商,它在印度尼西亞擁有約43萬公頃種植園。該公司的投資將通過私人股本基金Verdant進行。Verdant也是印度尼西亞Golden Veroleum利比里亞分公司唯一的股東。Golden Veroleum“正在獲得特許權的過程中”,利比里亞政府尚未敲定該交易。
金光農業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黃榮年(Franky Widjaja)表示,金光農業希望利用自己在油椰子大規模種植方面的專業技能,“為利比里亞政府的減貧戰略做出積極貢獻”。
加蓬本周表示,正計劃由亞洲公司進行45億美元的農業和基建投資,包括由新加坡農業生產商和供應鏈管理公司奧蘭(Olam)牽頭的木材和棕櫚油項目。奧蘭公司表示,目前談判正在進行中,不過它仍在進行可行性研究。
此前,中國曾發起過一輪非洲投資熱潮,包括數十億美元的礦產換基建交易。
但一些非洲投資引發了反對聲音。韓國大宇物流(Daewoo Logistics)本以為自己拿到了在馬達加斯加租用100萬公頃土地的合同,但在一次政變后,談判被迫終止。
最近,金光農業的種植活動也遇到了麻煩,成為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發起的一項運動的攻擊目標之一。該運動針對的是使用金光(Sinar Mas)品牌的黃氏家族旗下的公司。
上周,金光農業委托的獨立專家針對綠色和平的指控完成了一份報告。報告得出的結論是,金光農業并未破壞印度尼西亞的原始熱帶雨林,而是在具有高環保價值的深泥煤地區種植了少量棕油樹。金光農業表示,從報告中可以看出,綠色和平的指控“言過其實、甚至是錯誤的”,而金光農業的經營“很負責任,也符合印度尼西亞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