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業:振興規劃志在長遠中性評級
事件: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9號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輕工業和石化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會議指出,石化產業資源資金技術密集,產業關聯度高,經濟總量大,對促進相關產業升級和拉動經濟增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振興石化產業,必須在穩定石化產品市場的同時,加快結構調整,優化產業布局,著力提高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斷增強產業競爭力。石化產業規劃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保持產業平穩運行。落實國家擴大內需、振興重點產業和糧食增產等綜合措施,拉動石化產品消費。加強進出口監管,完善能源產品價格形成機制。
?。?)提高農資保障能力。調整化肥農藥生產結構,優化資源配置,降低成本,增加供給。完善化肥淡儲制度,加強農用柴油供應網絡建設。
?。?)統籌重大項目布局,大力推進技術改造。抓緊組織實施在建煉油、乙烯重大項目,增強產業發展后勁。推廣資源綜合利用和廢棄物資源化技術。發展循環經濟。
?。?)控制總量,淘汰落后產能。停止審批單純擴大產能的焦炭、電石等煤化工項目,堅決遏制煤化工盲目發展勢頭。
?。?)加大政策扶持。抓緊落實成品油儲備,完善稅收政策,增加技改投入,加大對石化企業的信貸支持。
?。?)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加強科學決策,增強風險防控能力,提高石化企業管理水平。
點評:
1.行業現狀:消化積壓的庫存,利潤有所下降2008年底國內化工產品庫存增加較多。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08年11月底,我國化工產品庫存仍處于較高水平,由于12月一般是化工產品的淡季,因而我們認為2008年底的庫存仍處于較高水平。需要說明的是,國家統計局只公布2月、5月、8月和11月的經營情況數據,因而我們是以11月的數據來分析判斷2008年底的情況。
目前化工產品庫存有所下降,盈利能力回升。隨著化肥農藥產品進入銷售旺季,同時乙烯、苯等石化產品出現價格上漲,進入2009年以來國內化工產品庫存壓力有所緩解,化工行業的盈利能力有所回升。
1.1化工產品2008年庫存:同比大幅增長,環比增速放緩截止2008年11月底,化工產品庫存仍處于較高水平。雖然11月主要化工產品的產量同比和環比均有所下降,但在產成品庫存方面,11月底的化工產品庫存基本與8月持平,表明化工產品庫存仍處于較高水平。
化工產品庫存:同比增長,環比增速放緩。數據顯示,截止2008年11月底,石油和化學工業產成品庫存為2682億元,同比增長了34.97%,而2007年同期的增速為16.33%,表明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庫存仍處于較高水平。從環比數據看,11月底的庫存比8月底的庫存微增了2.75%,而2007年這一數據為5.64%,表明石油與化學工業自身在采取各種措施消化庫存。
我們統計的是產成品占用資金量的數據,如果考慮產品價格下降的因素,國內化工產品庫存量增速應該要大于資金占用率2.75%的增速。搖錢術:分層遞進選股法
從各子行業看,精煉石油產品制造(主要是成品油)、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基礎化學原料制造業、合成材料制造業等庫存得到了有效降低,這幾個子行業的庫存壓力相對較小。肥料制造業的庫存環比有較大幅度增長。2008年11月底肥料庫存達到331億元,同比增長73.09%,較8月底的庫存增加了34.62%。即使考慮冬儲因素,我們認為化肥產品的庫存仍處于較高水平,還需要一段時間消化。
截止2008年11月底,我國石油與化學工業產成品庫存為2682.21億元,較8月增長了2.75%。而在此期間,原油價格降幅在50%以上,并帶動了化工產品價格的快速走低。因此,在2008年8月-11月間,化工產品價格回落,但產成品占用資金量卻上升,表明,該行業產成品庫存在增加。
截止2008年11月底,我國化學原料與化學制品業中,有3724家企業出現虧損,占該行業所有企業的15.28%。而這些虧損企業的平均虧損額達到1019萬元,同比增長了138%。
2008年9月以來國內化工行業盈利開始快速回落。化學原料與化學制品業的收入和利潤數據顯示,2008年9-11月,該行業收入同比和環比變化并不大,但利潤同比下降了64%,環比更是下降了70%,表明國內化工行業的經營狀況急劇惡化。
2.行業振興規劃:度過難關,為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此次公布的石化產業規劃只是一個綱領性的穩健,還有許多細節沒有公布。我們只是對此次公布的振興規劃的主要內容進行分析。
總體評價。在目前石化行業面臨較大困難的大背景下,振興規劃的出臺將幫助企業度過難關。通過已公布的振興規劃六條意見,可以看到涉及石化、化肥農藥、煤化工領域。對于石化產業,主要是推動大型煉油、乙烯項目的建設,以拉動下游產業發展。對于化肥農藥行業,主要是調整產品結構,穩定化肥農藥產品價格,保證市場供應。對于煤化工行業,則以限制高能耗、高污染項目,遏制煤化工項目盲目擴張。
3.給予石化行業“中性”投資評級
2009年第一季度業績預測。以1月份的經營情況為例,當月國際原油價格持續在40美元/桶的低位徘徊,從而使得我國石化行業油氣勘探與開采業務盈利比較困難,但在2008年處理了高價庫存(如降價銷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等),化工業務基本可以做到盈虧平衡,煉油業務在成品油價格機制理順后,煉油業務成為石化行業唯一的亮點。因此,煉油業務比重大的中國石化的經營情況要好于勘探業務占比大的中國石油。我們預計中國石化第一季度業績有望實現大幅增長;而中國石油第一季度業績則可能出現下滑。
維持石化行業“中性”的投資評級。在之前的報告中,我們認為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出臺有助于穩定煉油行業盈利,但這是以成品油銷售環節的利潤減少為代價的。而且,成品油價格理順后,石化企業的利潤與原油價格直接相關,油價的低迷不利于石化企業盈利增長。我們認為兩大石化公司將隨著油價波動而出現波段性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