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銅進口有望開閘,免征增值稅之因
據調查,從11月1日起,海關總署對進口粗銅中所含的黃金價值部分免征進口環節增值稅。這個消息對于銅冶煉企業來說無疑是個利好,但分析人士認為,雖然此舉有利于粗銅的進口,但考慮到目前國際市場粗銅和銅精礦的供應都偏緊,最終因政策拉動的進口量還有待觀察。
上海有色金屬網分析認為,免征進口環節增值稅后,企業的生產成本將有望降低。2008年中國進口粗銅19.7萬噸,2009年預計進口23萬噸。按每噸粗銅含金50-75克計算,黃金產量11.5-17噸,按黃金每克200元計算,節省的稅收費用3.5-5.5億元。此外,此舉也將擴大國內冶煉企業原料采購途徑。今年上半年,由于廢銅供應量急劇下滑,國內電解銅生產受到原料的極大限制,冶煉企業不惜高價采購廢銅和銅精礦來滿足生產需要。
國內企業對電解銅原料的渴求,直接令現貨銅精礦加工費降至10美元/噸(10美分/磅)的低位。進口粗銅中所含的黃金價值部分免征進口環節增值稅后,粗銅將成為國內銅冶煉企業的又一原料來源,原料供應緊張可以得到一定的緩解,也將對明年TC/RC的談判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此前,對于免征粗銅含金部分進口環節增值稅的呼聲早已提出。由于進口粗銅含金不能像銅精礦那樣免征進口環節增值稅,因黃金是無稅商品,在銷售黃金時,粗銅含金部分繳納的進口環節增值稅不能作為進項稅抵扣,要全部計入成本,企業難以承受如此高昂的稅收,令國內無法有效利用國外粗銅資源。
一位在海外擁有銅礦資源的企業負責人就曾表示,海外開礦后往往會同時在當地建設冶煉廠,以避免銅精礦高昂的海運費用并順應當地政府的投資需要。而在粗銅進口環節增值稅不能列入免征范圍,嚴重制約國內企業利用海外銅資源。
自2006年9月以來,江銅被迫中斷從中冶集團進口粗銅,目前中冶集團利用巴基斯坦資源冶煉的粗銅只能銷往日本和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