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影響環保機械產業發展的原因
新華社信息武漢12月24日專電(記者易新宇)湖北機械汽車行業辦公室
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我國環保機械產業起步較晚,起點低,近幾
年來雖然形成了包括大氣污染防治裝備、水污染防治裝備、固體廢棄物處理裝
備、噪聲與振動控制裝備和環境監測儀器等門類比較齊全的分支行業,但與其他
傳統機械行業相比,環保機械行業還顯得非常稚嫩,其所占市場份額也很小,國
外設備在一些重要領域占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業內人士分析,原因主要在四個
方面:
一是行業管理體系還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宏觀調控和指導。分散在各個行業
中的環保機械沒有一個統一的管理和調控,機械行業的綜合統計也沒有把環保列
為一個單獨的行業。
二是生產結構不合理。環保機械的重點骨干企業少、專業企業少、規模小、
生產集中度低。
三是技術基礎薄弱,自主開發能力差,企業的設計手段、設計能力、設計水
平相對落后。一些市場急需的污染治理設備還沒有自己的制造技術,特別是燃煤
電廠煙氣脫硫、城市垃圾處理、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和高濃度有機廢水治理等重點
領域開發不足,而一般產品供大于求,有的還有重復生產。
四是產品質量不理想。產品標準化、系列化、成套化水平低,質量保證體系
不健全。許多企業缺少技改投入,其工裝水平、檢測手段都難以保證產品質量。
有關專家指出,環保機械產業作為一個朝陽產業,在許多傳統機械行業慢慢
老去的時侯顯示出了它獨特生命力,并預言它必將從一個幼稚的新興行業成長為
一個具有一定規模、在機械工業中占有較大比重、服務領域較為寬廣、投入產出
較高、對國民經濟發展有較大影響的機械工業支柱之一。我國應抓住時機,著力
推進科研單位與生產企業的密切結合,著眼于市場需要,加快企業技術中心建
設,開展技術創新,促進產品的升級換代。通過自主開發能力的提高和適應引進
國外先進技術,作好消化吸收和創新,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產業化,扭轉產
品技術落后的狀況。同時,進一步健全行業管理體系,優化企業生產結構,規范
產品質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