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3000億節能節電市場商機待挖掘
中國是一個能源消耗大國,據國家有關部門統計,我國每年的電力損失相當于10個中等省的用電量。因此,如果高效的利用電能成了近年來電力行業的熱點問題,也是各企業節損降耗,提高利潤率的關鍵問題。
政府積極支持
中國政府當前關于能源發展戰略的總體方針是“堅持開發與節約并重,把節約放在首位”。在能源開發與能源節約的關系中,提升能效應放在第一位。這是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重要途徑。《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辦法》等政策法規的頒布,以及每年政府在節電推廣上的投資舉措都已表明:節電對于政府來說是勢在必行。這無疑為節電市場的發展創造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宏觀需求和有利的政策環境。
市場潛力巨大
據美國《財政》雜志報道:“電費是未被控制的最后一項成本。”業內權威人士更是指出,能效產業是最具發展潛質的朝陽產業之一。據統計,僅中國節能市場便具有超過3000億的價值!
中國的節能市場是一個沉睡的市場,誰能喚醒這個市場,誰就將獲得無法估量的回報。在過去,能效對許多工業、商業用戶來說還是可有可無的,但是隨著傳統產業競爭的日益加劇,多數企業都面臨著利潤下滑的處境,對此只能從加強市場開拓以及強化成本控制兩方面著手,相對而言,成本控制更易實施、風險也更低。在各項成本中,電費是一個主要項目,而且多數用電設備都存在"大馬拉小車"的情況,有著很大的節余空間,對于已沒有太多選擇的企業而言,通過省電來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空間已經勢在必行。五年以前的工業市場,大多用戶對于能效還沒有任何概念,但是通過幾年的市場培育,現在多數企業對變頻、無功補償等技術已是十分熟悉,這為新一輪的新技術推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無論是宏觀政策、市場需求、消費觀念、購買力,還是技術、成本、行業環境都為投身節電行業提供了最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