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拉動工程機械行業
海通證券:政府為刺激經濟而加大投資力度,對機械行業的利好作用也很大。政府近期提出的投資計劃包括:(1)鐵路投資到“十一五”期間達到2萬億,比原計劃的投資額1.25萬億增加了0.75萬億;(2)未來3-5年交通建設(包括公路、水路和碼頭建設)投資達5萬億,比原來的《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規劃》及交通運輸行業的中長期規劃增加了2.8萬億;(3)未來2年增加4萬億基建投資。
上述政策對工程機械行業形成直接利好。工程機械行業主要受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拉動,與固定資產投資呈現高度相關,下游客戶多為中鐵、中建、中交等基建企業。上述三項大的投資措施出臺,將增加2009年、2010年的工程機械采購額每年約500-600億元,占到2008年工程機械銷售額(>3000億元)的16.67%-20.00%。
分析具體受益的工程機械產品,鐵路投資對樁工機械(旋挖鉆機、打樁機、潛孔鉆機)、混凝土設備機械(泵車、拖泵、攪拌車、運輸車、攪拌站)、起重設備(履帶起重機、汽車起重機和塔式起重機)、土石方機械(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的拉動作用較大;公路投資對土石方機械(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路面機械(壓路機、平地機、攤鋪機等)、土石方機械等的拉動作用較大;水路、碼頭建設對物流設備(叉車、叉裝車、堆高機)和起重設備(履帶起重機、汽車起重機和塔式起重機)的拉動作用較大。
綜合看來,上述三項大的投資規劃對土石方機械(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起重設備(履帶起重機、汽車起重機和塔式起重機)和混凝土設備機械(泵車、拖泵、攪拌車、運輸車、攪拌站)的拉動作用較大。
平安證券: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長期增長趨勢不變。次債危機可能會影響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成長的節奏,但是不會改變我國工程機械長期增長的驅動因素,我國工程機械行業長期增長的驅動因素就是我國巨大的城市化空間和世界制造業向中國的轉移。城市化和承接世界制造業轉移過程中的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短期內難以改變以投資拉動為主導的增長方式。
基本面遭受雙重打擊。國內房地產行業和冶金采礦業由于面臨宏觀調控和泡沫破裂的壓力,投資增速迅速趨緩甚至下滑,出口因為次債危機影響也急劇下滑,行業增長遭遇雙重打擊。
4萬億難擋下滑態勢。把國家4萬億投資計劃考慮在內,2009年4個行業的投資增量基本與2007年持平,考慮到工期縮短以及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具有一定的分割性,估計對工程機械的需求量會高于2007 年,但要達到2008年的銷售量比較困難。
分產品存在機會。由于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明顯加大,產品需求增長將明顯分化,在鐵路和公路建設中應用比例較高的選挖鉆機、汽車起重機、推土機等有望繼續增長,在房地產開發和采礦業中應用比例較高的混凝土泵車、裝載機、挖掘機可能出現下滑。
目前工程機械類公司市盈率在11~16倍之間,高于歷史最低價6~7倍和國際同類公司3~6倍的市盈率,目前估值接近歷史低位,和國際同行的估值差距也明顯縮小。考慮到我國城市化和重工業化的進程還遠沒有結束,工程機械行業長期增長潛力依然巨大。4萬億投資將大大減輕行業調整壓力,預計拉動效應將于明年第二季度開始顯現,我們給予行業“推薦”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