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燒探訪記
如若不是剛從垃圾填埋場探訪回來,誰也不會想到那里竟是這番景象——幾座小山般的垃圾胡亂堆放著,離好幾里路,一股惡臭便迎面撲來。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發電分會秘書長郭云高告訴記者,垃圾填埋不僅占地面積大,降解過程可長達百年,而且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有機污染物及重金屬等,如果不采取嚴密的防滲措施,地下水和土壤極易受到污染。“一旦碰到下雨天,污水橫流,后果更是不堪設想。”
而走進光大環保能源(南京)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園區,卻見綠樹茵茵,流水潺潺,空氣中微風裹挾著泥土的清香不時吹來。記者來到垃圾焚燒作業樓。一個數十米深的池子內,剛運來的垃圾、已經發酵的垃圾分區域放置,上空一個機械手在控制室工作人員的操作下不時抓起垃圾、拋下。雖然只隔了一塊玻璃,卻沒有聞到絲毫異味。“垃圾坑、卸料大廳采取了密閉、負壓等方式,臭氣送到焚燒爐焚燒,同時設置一套除臭應急裝置。”現場工作人員說。
每天收集的垃圾通過專用運輸車送到垃圾焚燒廠,過磅稱重后卸入這個密閉的垃圾坑,開啟5至7天的厭氧發酵模式。待垃圾經過厭氧發酵已經變得相對干燥,再送進焚燒爐內充分燃燒。在此過程中,為了防止垃圾堆放時滲濾液滲到地下,儲坑底部設有垃圾滲濾液收集系統,通過管道送至廠內的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污水處理達標后用來養魚、種花等,循環使用。
垃圾焚燒產生的廢渣、廢氣怎么辦?光大環保能源(南京)有限公司王榮濤副總經理告訴記者,垃圾焚燒產生的煙氣含多種污染物,通過煙氣凈化處理設施,達標排放;燃燒過程中產生的微小顆粒,經穩定化處理后送至填埋場安全填埋;垃圾焚燒后剩余的固體殘渣,經綜合處理可制混凝土磚塊,用于道路修建等,實現資源化利用。
對于公眾最關心的二惡英問題,王榮濤說,在垃圾焚燒爐850℃以上的高溫環境中二惡英會完全分解;之后,煙氣處理系統的冷卻塔會將高溫煙氣急速冷卻,避免二惡英二次合成;最后,在煙道內噴入活性炭,吸附二惡英。“根據歐盟2000的環保標準,二惡英的排放標準為0.1納克/立方米,光大(南京)垃圾焚燒電廠二惡英的排放量比這個標準還要低。”
截至2015年6月,光大(南京)垃圾焚燒電廠累計接收生活垃圾94萬噸,入爐71萬噸,發電3.14億千瓦時,綜合利用爐渣15.39萬噸。不過,目前我國垃圾焚燒發電產業發展并不樂觀,垃圾焚燒產生有害物質成為公眾擔心的焦點問題。“老百姓希望垃圾焚燒聞不著味、看不見煙,感覺不到危害,環境優美。”郭云高期待越來越多的垃圾焚燒發電企業敞開大門,真誠與百姓溝通,避免“鄰避”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