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造船業亟待加快信息化步伐
新華社信息上海11月27日專電(記者馮源)由上海市造船工程學會主辦
的上海船舶工業與信息化研討會,是第三屆上海國際工業博覽會科技論壇的一次
活動。與會專家、老總一致認為,造船業應加快信息化步伐。
中國船舶工業船舶工藝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徐學光認為,研制高新技術船舶、
準確控制造船流程、運作現代化造船裝備、整合造船資源、建設造船強國、加強
國防建設等都需要造船工業盡快實現信息化。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陳強分
析,我國船舶生產效率與日本、韓國的差距相當大,信息化落后是主要原因之
一。現在日本為了奪回三年前被韓國奪去的世界造船業霸主地位,也在信息化上
層面開展了大量的研究。
我國造船業的信息化進程不盡如人意,多位專家深感系統落后,造船業自主
開發的應用軟件不多,尚處于引進軟件為主、自主開發為輔、有限提高船舶信息
化水平的階段,而且作為以點對面控制物理層硬件的工業局域網——造船總線,
也均由國外引進,造船企業的內部網尚在建設之中,距離真正實現設計、制造、
管理一體化還甚遠,數字化水平還很低。幾位來自一線的專家認為,企業領導層
還沒認識到信息化對造船生產發展的重要意義,而且信息化的實行意味著打破老
一套生產模式,領導層難下決心,是時又缺乏既懂信息技術又懂現代化管理的人
才,企業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國外相比較低,管理信息與設計、工藝技術脫
節,外部的、國際化的信息得不到充分利用。
許多專家都認為,造船業要加快信息化,關鍵是領導層思想上要真正重視,
真干實干,同時加強科技開發隊伍的建設,將引進和自主開發的應用軟件進行大
規模集成。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的謝懋綱研究員建議,造船企業應設立首席信
息主管(CIO),參與信息化管理系統規劃、決策,國家也應當建立船舶產品
數據表達和交換標準,解決國產軟件與引進軟件之間的數據接口問題。江南造船
公司高級工程師沈(上刀下加兩個力)則建議先建立企業局域網,在生產過程的局部范圍內建立計
算機集成系統,然后建立以船舶產品為對象的企業計算機輔助造船集成系統,分
步驟實現造船工業的信息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