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油氣管道自主創新形成五大核心技術群
在管道公司第二屆科技大會科技展臺前,一批代表著我國管道科技發展水平的成果琳瑯滿目。“十五”期間,管道公司瞄準世界管道科技前沿,堅持自主創新,加大科技投入,形成了具有中國油氣管道自主知識產權的油氣儲運工藝、管道化學添加劑、管道完整性、管道工程和管道運營管理等五大核心技術群。
———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EP系列減阻劑。該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通過在原油或成品油管線中加入百萬分之十左右的EP減阻劑,可在保持壓力降不變的情況下獲得20%至30%以上的增輸率。產品已在國內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多條管線上得到廣泛應用,獲得了“國家級重點新產品”和“中國石油優質產品”稱號,獲集團公司技術創新一等獎,目前已具備年產1000噸生產能力。
———“三高”原油輸送技術繼續保持國際領先水平。“十五”期間,管道公司建成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原油管流與結蠟模擬環道、亞洲最大的原油流變性及輸送工藝放大試驗環道,并建成了原油管道流動保障實驗室、成品油測試實驗室和天然氣測試實驗室,開展專項技術研究,使我國原油輸送技術、低輸量和超低輸量輸送工藝技術保持了國際領先水平。
———成品油管道順序輸送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管道公司自主研發的成品油順序輸送技術、成品油管道運行管理配套技術、收秋球筒內濾芯系統、成品油管道仿真培訓、減阻增輸現場實驗等在生產中都得到應用,被確定為中國石油股份公司一級專有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
———管道安全管理配套技術逐步集成,體系日臻完善。這個公司圍繞生產管理的技術難點和關鍵問題組織重點攻關,先后完成油氣管道安全預警技術研究、液體管道泄漏監測、地質災害與防護治理、帶缺陷管道適用性評價等研究課題,在生產中均推廣應用。同時,大修維護技術、不停輸封堵技術、智能清管技術、檢測技術等多項安全保障技術的集成,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
———管道建設管理技術不斷創新,新建管道達到優質高效。“十五”期間,中國石油先后建成了澀寧蘭等輸油氣管道,新建管道采用國際先進標準,設計階段對管道各種運行工況進行預先模擬,應用衛星遙感技術、數據成像技術、GIS系統、GPS系統,結合工程物探等進行路由優化,減少了工程量,提高了管道安全性。
與會專家認為,通過近年來的發展,我國管道科技已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配套齊全、貼近管道生產的科研架構,在原油流變性研究、多蠟原油改性、改質管道輸送技術、低輸量管道安全運行技術、管道化學添加劑等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和國內先進水平,管道風險評價與災害治理、原油常溫輸送與儲存、管道完整性、管道防腐、管道泄露檢測、管道仿真模擬等技術居行業領先水平。
據悉,我國僅中國石油就擁有輸油氣管道2萬余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