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華麗轉身從商用車領域跨進乘用車領域
-
擁有45年造車經驗的底盤技術專家--江淮汽車,在逆市之下憑借同悅成功地從商用車領域跨進乘用車領域,并在這一領地上技壓群雄,博得行家和眾多消費者的一致好評。江淮同悅未賣先熱,全球經濟遇冷的大背景下,上市之初即供不應求。同悅的出色表現讓江淮從商用車領域到乘用車領域,完成了一個華麗的轉身。
江淮憑什么如此一帆風順,呼風喚雨?
從商用到乘用,江淮一直底氣十足,用技術說話,用實力說話。歷史的積淀讓江淮成為高品質的代名詞;隨著時代的發展,江淮不但保持著穩重的性格,而且還吸納了新的元素。品質穩重,又不輸潮流,這就是江淮問鼎江湖的秘籍。
"去粗取精",打造時代新形象
江汽集團公司是我國客車、客車專用底盤、重中輕型載貨汽車和商務車定點生產企業。目前已有商務車領域成功過渡到綜合汽車生產領域。自1964年以來,四十五年里江淮一路風雨兼程。但即使再坎坷,江淮灼人的光輝在業界已經被作為一種獨特現象來解讀。
江淮1969年生產安徽第一輛載貨汽車;1991年自主開發我國第一輛客車專用底盤,結束我國客車無專用底盤的歷史;1993年年產銷汽車首次突破10000輛;截至2007年12月底,江汽集團汽車年綜合生產能力49萬輛,產品形成多檔次、多系列、多品種的格局。2004年,江準汽車全年銷售各類汽車突破13萬輛;JAC輕卡銷售居全國第二位;在輕卡出口方面,JAC系列輕卡產品共出口3000多輛,連續五年居全國第一;
此外,江淮客車專用底盤連續18年保持國內同類底盤市場銷量第一,輕型載貨汽車出口量連續7年居全國第一;瑞風商務車技術水平國內一流,多年來銷量一直穩居國內MPV市場前三甲;2007年客車板塊銷量位居行業第五位。
今天的江淮汽車底盤以及輕型卡車制造等技術在國內擁有較大的領先優勢。江淮汽車已成為國內一流的商用車基地,位居中國汽車工業8強,全國大型企業 500強第155位。江淮公司固定資產逾35億元,2004年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并連續15年保持了50%以上的年增長速度。
數字成就了江淮的光榮與夢想。在商務車領域的光榮,造就了江淮高品質的偉岸形象,江淮企業也始終奉行"厚道造車"的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夯實基礎,繼續前進。
"人家的優點,我拿來;找人家的缺點,我去掉,同時在傳承我們已有的平臺技術基礎上做整合,去粗取精,整合資源",江淮掌門人左延安詮釋著江淮的方針。如果說,四十歲的男人是最有魅力的,那么一路風雨的江淮,也已進入不惑之年,滄桑之外盡顯成熟男人的風采。因此,無論時代如何風卷云涌,江淮的穩重形象,深刻在消費者的心里。
從商務到乘用的跨越--江淮夢想的一場"豪賭"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生活水平日漸提高,中國的轎車市場成為汽車企業的必爭之地。江淮也不甘落后,喊出"整合全球資源,造中國人的車"的口號。
如左延安所說,在全球經濟并不十分景氣的情況下,實現這樣的跨越,無疑是一場"豪賭"。然而,世間有一個公認的真理,那就是危機背后往往都蘊含著機會,因此我們與其說江淮汽車的整合是一場"豪賭",不如說江淮汽車的發展已經站到了新的起點上。江淮埋頭苦干,在自己原有的技術基礎上,整合來自國外的先進資源和新的技術元素,全力打造同悅的五星底盤,傳統與時尚集一體的同悅上市,帶來了不同凡響。江淮的這場"豪賭",于險中取勝,穩重依舊,且不輸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