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市場供應充足,銅價短期偏弱運行
截至上周,上期所現貨庫存結束連續數周的下降,出現近4000噸的增加,不過銅期貨庫存則繼續下降1200余噸,現貨庫存的增加顯示出市場成交的疲憊,而當周的銅現貨升水一直低于300元/噸,佐證了市場成交的乏力;而LME銅庫存則較上周增加1萬余噸,增加的主要地區依然是歐洲倉庫,亞洲庫存增加規模較少。因中國股市震蕩,以及央行繼續寬松的預期,內外息差料將繼續收窄,中國精煉銅進口整體上受到限制,國內銅價的支撐因素依然來源于此。據海關初步數據,6月精煉銅進口僅35萬噸,而1-6月進口同比下滑11%,并且進口減少的因素并未改變,預計全年精煉銅進口呈現10%左右的負增長。6月中國精煉銅產量同比增加13.14%,國內精煉銅產量增加主要是受到內外價差所致之后,進口銅精礦更為有利所致。
業內人士稱中國財政部一年期固息國債中標利率為2.40%,低于上次中標利率,國內利率下行趨勢依然存在,內外息差收窄將繼續限制融資銅的進口。繼6月份匯豐以及官方制造業PMI雙雙回穩之后,6月CPI環比也持平,經濟的L形態仍有一定期待。此外,6月出口環比回升0.8%,進口則環比大幅增加11%(主要是原油進口大增所致),使得下半年經濟L形態概率進一步增大。周二,央行公布數據顯示,6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1.8%,近兩月M2增速逐月回升,貨幣寬松格局持續。周三,6月份全國絕對發電量4745億千瓦時,環比增加183億千瓦時,增長4.01%,同比增長0.5%。此外,6月工業增加值環比也有所加快,國家統計局表示,經濟企穩態勢比較明顯,但國內經濟增速換擋壓力有所加大。固定投資增速下滑趨勢得到了初步的遏制,經濟目前仍在合理區間平穩運行。
滬期銅主力合約1509日內收盤在40680元/噸,最低價格40150元/噸,最高價格40740元/噸。夜盤收報40480元/噸,上漲50元/噸。同期,倫銅上漲0.02%,收報5545.5美元/噸。16日內,滬銅繼續處于窄幅震蕩格局,交割日過后,現貨市場恢復升水至255-260元/噸,升水不高,顯示現貨市場供應充足,料短期銅價整體上偏弱為主。
升貼水方面,滬銅換月后重回高升水格局,7月16日銅現貨升水260元/噸;LME現貨升貼水7月16日小幅回升至貼水21.25美元/噸;洋山港銅溢價維持在62.5美元/噸。
庫存方面,LME庫存7月14日數據為337200噸,較前一交易日減少325噸庫存;COMEX庫存7月16日數據為37010噸,較前一交易日增加270噸庫存;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庫存7月10日數據為105276噸,較前一周增加3759噸。
LME3月銅7月16日持倉為312105手,較前一交易日增加2584手。滬銅指數7月16日持倉606432手,較前一交易日減少12038手。根據CFTC銅持倉報告,7月7日當周銅的非商業多頭55639手,非商業空頭81068手,因而非商業凈多頭-25429手,較前一周增加3322手凈多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