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價基本面仍然較弱,需求疲軟帶動金屬走低,銅價大跌
昨日,國內有色金屬期貨品種繼續全線大跌,其中滬銅主力合約1511盤中幾乎跌停,日內價格最低下探到38250元/噸。銅價周一走高,因中國海關總署公布8月份精鏈銅進口同比增長12%,至262,691噸。但該數據的支撐并不持久。許多投資者擔心,中國周三公布的制造業數據將顯示工廠活動進一步下滑,上月制造業指數觸及六年半來低點。而制造業活動放緩不利銅價。上期所其他有色金屬品種主力合約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挫,截至夜盤收盤,銅、鋁、鋅主力合約分別下跌4.31%、0.51%、1.21%。倫敦基本金屬集體下跌,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銅大跌3.6%,收報每噸5080美元,錄得7月7日來最大單日跌幅,基金仍是銅價下跌的推手。三個月期鋁下挫1.7%,報每噸1589美元。期鋅挫跌1.8%,報每噸1628美元,接近上周觸及的五年低位。LME鋅庫存自8月初來增加超過40%,至60萬噸以上。
鋁現貨價格報價大跌,由于廢鋁價格下跌,后期需注意廢鋁回收量的增加對鋁供給的壓力。中國8月原鋁(電解鋁)產量增長13.8%,至275萬噸,同比增速有小幅回落,但環比仍增加了3萬噸,與預期相同,產量仍處于歷史高位。電解鋁開工率維持高位, 8月開工率明顯下滑,僅有84.4%。但與此同時產量并沒有出現明顯下滑,說明電解鋁產能仍在繼續釋放,部分鋁廠的減停產并不能改變電解鋁產量仍然較高的現狀,因此后續電解鋁產量供給壓力仍然較大。下游需求方面,8月數據顯示國內需求有所回暖,但出口有所回落,整體供大于求的局面或仍將持續。因此總體來看,需求方面有回暖的趨勢,加上目前是傳統旺季,需求數據有望回升。
周二(9月22日),上期所(SHFE)鋁主力合約AL1511成交量前20名會員合計成交23515手,較前一交易日減少6836手或22.52%.該合約持買單量前20名會員合計持買單29955手,較前一交易日增加493手或1.67%;該合約持賣單量前20名會員合計持賣單45242手,較前一交易日增加409手或0.91%。成交量減少,多頭增倉較多,但彈性較小,結合基本面,后期預計仍將震蕩下跌。
整體來看,基本面仍然較弱,產能過剩尚無法完全消除,后續仍有下跌空間。有色金屬近期均由于供需失衡和需求疲軟導致大跌,但鋁的彈性相對較小。宏觀和金融的不穩定因素或將導致短期震蕩,前仍然維持偏空思維,可以考慮嘗試反彈無力高位加空低位再減倉。后期建議繼續關注產能和產量變動和下游需求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