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為什么不在十大產業規劃之中
中央對重點產業的選擇有多層考慮,特別是對第十個產業的選擇方方面面都比較關心,最終選擇了物流業,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考慮:
首先,物流業作為服務業的重要分支領域,跟九大產業密切相關。它既是九個產業行業之間聯系的重要紐帶,也是這些產業跟國內外市場相連的重要載體。同時,作為服務業的物流業調整和振興,不僅是物流業自身調整和振興的需要,也直接關系到九個產業競爭力的提升。
其次,房地產業是中國重要的支柱產業。這次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黨中央、國務院做出了一系列的決策部署,相繼出臺了很多措施,其中也包括房地產業。除了中央政府之外,各地也在執行中央統一政策的前提下,結合本地實際對房地產業采取了很多措施。從現在看,這些措施都程度不同地顯現出了效果。
第三,這次歷史上罕見的國際金融危機,對很多行業都產生影響,但并不是所有行業應對措施都要以振興規劃的形式來體現。我們已經制訂好的十大規劃,也要隨著形勢的變化來進行必要的調整,包括充實、修正,所以說宏觀調控就是要不斷地根據形勢的變化來進行調整,采取相應有效的措施。
除此之外,列入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十大產業既包括原材料行業,也包括寬口徑的裝備物流業制造、造船、汽車、電子,再加上直接跟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屬于消費品領域的輕工、紡織業。產業的終端市場無非是兩個:內需和外需,內需又分成在產業之間運行的生產資料,及百姓生活相關的消費品,這兩個是分不開的,因為產業振興本身就是一個很強的內需拉動。
消費品也是如此,紡織、輕工在規模、數量上都名列世界前茅,但是人均比起來我們還是一個低水平,再加上國家的二元經濟結構,廣大農村市場消費潛力巨大。所以說擴大內需既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
從這次金融危機中可以發現,西方國家是因為金融系統出現問題,進而影響市場的信用、信心導致市場萎縮、購買力萎縮。中國則是因為國際金融危機造成市場萎縮,十大產業相當一部分是靠外需拉動,外需下降又傳導到國內市場,對產業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此次確定的十大產業振興涉及超過1億多人的就業問題和3億農民的生計問題,這十大產業能夠穩定下來,對于處理好國內的財政、稅收、就業、“三農”等問題而言起到了積極的推動和用。
(根據劉鐵男在2009年2月27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的發言整理,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