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異步電動機整體質量不容樂觀
作為最重要的動力源,三相異步電動機的產品質量歷年來都是中小型電機行業監督檢查的重點。不久前進行的三相異步電動機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報告顯示:我國實施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制度20年來,對促進行業技術進步,提高整體質量水平發揮了顯著作用。然而,不規范的市場競爭、宏觀管理體制的不完善以及質量評定標準的變化,致使行業整體質量狀況仍不容樂觀。
技術裝備不精導致質量水平不高
抽查報告表明:中小型電機實施國家監督抽查始于1986年,目前,進行監督抽查已達十余次。由于行業監管力度不斷加大,產品質量水平大幅提高,但質量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抽查報告顯示:此次抽查覆蓋東北、西北、華東、華南和中南地區10個省市的58家企業,174臺樣品。企業類型包括國有、私營、中外合資和股份制公司等,其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區域性”的生產企業仍作為此次質量監控重點企業進行跟蹤。此次抽查樣品的檢驗項目除了安全強制性項目及性能質量外,還對熱試驗和效率測定等能效強制性項目進行了檢測。
抽查結果顯示:根據有關規定,此次對3臺抽檢樣品進行41個項目的檢查。其中,產品振動、旋轉方向、接線標志接線圖、產品標識標注缺陷等不合格項次,占總不合格項次的68%。
影響質量問題之一:生產設備落后,對質量重視不夠
此次抽查的58家企業中,有17家不合格。根據現場抽樣和進行企業調查,明顯地看出合格企業與不合格企業之間差距很大。合格企業都配備了較齊全的生產和檢測設備,而且外協件少。而不合格企業中普遍存在著缺乏必要的生產和檢驗設備等問題,基本上是采取通過外協加工或購買部件裝配成成品出廠銷售的做法。
抽查發現,有些企業檢測工藝非常落后,而且設備簡陋。以振動項目為例,這是電機主要質量考核指標。由于電動機的振動將對電機本體的各個部件造成損害,影響電機的耐久性,特別是影響電機繞組的絕緣壽命。通過對振動項目不合格的8家企業生產狀況和檢驗設備以及其抽檢樣品的振動測點值的檢查分析,發現這些企業都未對電動機的振動進行科學有效的控制。
首先,動平衡工藝落后。有的企業甚至沒有動平衡機。有的企業使用已失準的舊動平衡設備或以一臺大質量動平衡機覆蓋全部產品,造成動平衡機感量達不到要求。其次,加工工藝差或無圖生產,電機各部件公差無法控制,尺寸鏈不符合要求。這些企業與合格企業不但配備有完善的生產和檢驗設備,而且具有務實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相比,形成鮮明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