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工程起重機市場發展繼續呈現蓬勃火爆之勢
2003年,我國工程起重機行業發展繼續呈現蓬勃、火爆之勢,僅前 3個季度就實現銷售
8278臺,各項產品銷售收入達36.2億元,增幅分別為46.44%和62.27%。雖然冬季是一年之中
的銷售淡季,但全年產量預計仍將突破1萬臺,再創一個行業發展的新紀錄。隨著關稅和非關
稅壁壘取消日期的臨近,面對中外工程起重機企業在國內市場即將展開的平等競爭,面對加入
WTO給國產工程起重機所帶來的新一輪市場挑戰,國產工程起重機將如何在“失去保護”的競
爭中立身、發展,并進一步做大做強?
雖然工程起重機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即將取消,但短期內國外企業仍然不太可能參與國內工
程起重機主流市場的競爭。國外工程起重機大舉進軍中國市場的時機雖然尚未完全成熟,但我
們也應十分重視國內市場的三種發展趨勢:
第一,小噸位市場在萎縮,中大噸位需求激增,如8 噸產品2000年份額為39.2%,2001年
為32.9%,2002 年為23.2%,2003 年前三季度為20.2%,下降幅度十分顯著;而50噸產品從
2000年至今,各年度的市場份額增幅均在90%以上。產品趨向大噸位,對該類產品研發剛剛起
步的國內企業是個考驗,而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取消對大噸位產品較成熟的國外企業無疑是個
利好消息。
第二,國家對外開放二手工程機械產品市場和工程機械產品租賃市場的政策以及10噸以上
隨車起重機、大型叉車為代表的中小噸位工程起重機替代進口的增多等,都會給國內企業帶來
壓力。
第三,國外產品大舉進軍我國市場雖然難度較大,但能夠以合資、控股或獨資建廠等方式
進入。已經啟動的中大噸位產品 市場以及其越來越快的發展步伐表明,工程起重機行業市場
細分化的程度正在升級。這種變化也必將給整個行業運行質量提出更高要求,因為各企業所面
臨的不再僅僅是擴能增量,還有如何適應更加廣泛的市場需求,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形成系列
化、多品種、大噸位的密集產品群,形成精益化的制造體系等一系列挑戰。
國內企業欲在新一輪市場挑戰中做大做強,還應做出努力。
一是加快提升產品品質。國內工程起重機與國外有差距主要是由于國內配套零部件落后、
材質差而造成的。國內企業除積極培育國內供應商外,還應加強全球采購、配套體系的建設,
這對國內工程起重機企業的迅速成長尤為重要。
二是加速大噸位產品的開發和產品系列的完善。目前,歐美以全路面起重機和輪胎式起重
機為主,而我國只有徐重在近幾年才進入這些領域,這些產品系列的開發與完善亟待加強。
三是迅速推進企業信息化,這是國內企業實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