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世界首創變城市污水為取暖制冷的新能源
尋找各種替代能源、緩解能源緊張問題,這是各國科學家都在研究的課題。日前,哈爾濱工業大學科研人員在生產生活污水上做文章,成功開發出城市原生污水熱能資源化利用技術與裝備,使城市污水成為取暖、制冷的新能源。該技術經專家組鑒定,為世界首創,居國際領先水平。
由哈工大教授孫德興帶領的課題組經過兩年的科技攻關,通過大量的試驗并應用于工程試驗,最終探索出城市污水冷熱源應用方法,并研制出原生污水熱能采集裝置,實現了原生污水的無堵塞連續換熱。他們利用熱泵技術及特殊的污雜物處理裝置,克服以往在與水質極差的城市原生污水換熱過程中管路設備的堵塞與污染問題,從城市污水中提取能量向建筑物供熱、供冷,由此在無污染情況下變廢為寶,將城市污水中蘊含的可用能源用于建筑物的采暖和空調系統。
孫德興解釋,城市污水中蘊含大量熱能。如哈爾濱市冬季排入下水道的污水溫度約為10℃、夏天為22℃左右。該技術就是將這些熱量利用起來替代礦物能源,為建筑物調節溫度。據了解,這項技術與傳統的冬季鍋爐或熱網供暖、夏季中央空調系統相比,運行費用約可節省25%。以黑龍江省為例,每1萬平方米建筑可節省初投資30萬元至40萬元。試點使用該技術的哈爾濱望江賓館,使用傳統取暖、空調系統時每平方米需費用61元,2003年起使用這項技術后,每平方米只需41元。此外,利用這一技術可節省排污費、大氣污染費等費用支出及存放煤渣所需空間。
據悉,在前不久省科技廳組織的成果鑒定會上,鑒定專家組認定,該項技術為世界首創,居國際領先水平,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