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業期盼優惠政策扶持
初嘗返稅政策之甜頭
寧波,被譽為“中國模具之都”,是中國模具業的重要生產基地和集聚地,全市有大大小小模具企業3000余家,從業人員15余萬,是國家對模具骨干企業實現返稅政策的最大
受惠地區。寧波模具企業享受返稅從“九五”末開始,“十五”后期達到了35家,占全國22%。通過國家政策的扶持,加上自身努力,這些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企業普遍均建了新廠房,銷售額從2001年的平均650萬,增加到2004年的平均2000萬左右(最多的企業今年可達8000萬);加工中心從平均1臺以上增加到4臺以上(最多的達到10臺以上),一些企業還引進了德國、瑞士、日本等 國家的先進加工中心及美國等國家的測驗儀器。
據了解,寧波市汽配業70%、電動工具、小五金機80%、塑料工業85%、電器90%、小家電、文具95% 以上的零部件都需要模具來生產。模具行業的發展既帶動了其上游產品注塑機的發展(寧波市注塑機產量占全國60%),也促進了下游產品如塑料制品、汽配件、電器、五金、家電(洗衣機產品已占全國一半)等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主要表現在:一是加速了這些行業產品的更新換代;二是不斷促進這個行業技術水平的提高,從而帶來了效益的提高。有專家估計,寧波目前模具工業的產值150億元,但它對寧波國民經濟貢獻大約在1000億元以上。模具行業的發展對寧波經濟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因為寧波幾乎全部為國內模具行業著名企業,對整個國民經濟的貢獻則更大。
國家對模具骨干企業實現返稅政策達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使模具之都寧波初嘗甜頭。
遭遇模具工業之瓶頸
模具企業有著巨大的社會效益,是效益的放大器,但它自身的效益并不高,是 “給人家做嫁衣裳”。做“放大器”的模具企業均為“單件”生產,不能成批生產,不能形成規模效益。對寧波雙林(集團)有限公司的調查資料顯示,該公司生產電子接插件及模具兩種產品,電子接插件每年投入約占整個公司投入的10%,而收益則為整個公司的90%,而模具投入占整個公司的90%,而收益則僅為整個公司的10%。每件模具都是新產品,管理成本較高,而且一件模具單價相對較高,少則幾萬,多則幾百萬,稍有失手,損失巨大,因此風險成本較高。
同時模具企業本身還存在“料輕工重、稅負重”的實際情況。模具屬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行業,知識、勞動、技術投入量大,前期準備工作量大,周期長,而這些在增值稅中均不能抵扣,自然加重了模具企業的稅負,模具行業是一個增值稅負較重的基礎行業,據國家稅務總局對1萬多家工業企業流轉稅平均負擔率的統計,模具行業比其他行業高出5.07個百分點,這與現代模具產業高投入的特點很不協調,大大制約了模具工業的發展。有規模的模具企業設備投入大、價格昂貴,加上現在設備更新、淘汰快,折舊率高,很多企業為此所累,兼之模具企業民營居多,受信貨、投資政策的影響,其追加投資的資金很難籌集。
就目前寧波模具企業總體情況看,還是處于“量大、面廣、檔次不高”的狀況。經國內外專家多次論證,寧波模具與日本先進水平尚有10多年差距,與臺灣、韓國有5年以上的差距。產生這種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投入量不足。2004年10月,美國通用公司攜幾千萬美元汽車零配件模具訂單來甬尋求加工,結果轉了一圈只下了一個小小的訂單;今年寧波模博會期間,意大利有家著名企業,也有千萬元訂單,結果情況同上一樣,類似的例子還有日本住友等等。主要原因是我們的設備、工藝不符合他們的加工要求。例如:國外五軸聯動加工中心使用已經很普及,現在已用上六軸、七軸,而作為“中國模具之都”,我們連三軸都很少,五軸至今一臺沒有(國內也鳳毛麟角);慢走絲線切割國外已經達到了70%~80%,而我們僅占2%左右(國內1%左右),而且檔次不高;鏡面電火花機國外使用率達到50%左右,而我們一臺沒有(國內也罕見);同樣一臺加工中心,國外的效率是我們的27倍,而主要差距是在工藝上(如工具、刀具、測驗手段、軟件),先進工藝均需要大量投入,少則300~400萬元,多則上千萬,這對一個剛剛起步的模具企業來講是很難承受的。
企盼優惠政策之出臺
模具是工業生產的重要裝備,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裝備,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工業水平的重要標志。在電子、汽車、電機、電器、儀器、儀表、家電和通訊等產品中,60%~9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一些發達國家將模具工業擺在至關重要的位置:如德國將模具工業視為“關鍵工業”, 美國視為“美國工業的基石”,日本視為“整個工業發展的秘密”。這些國家模具工業產值早就超過了機械工業的產值,也正因為模具先進,帶來了科技的飛速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模具工業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生產技術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模具工業的發展也充分體現了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
模具工業是先行工業,是其他工業發展的基礎。現代工業品的發展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模具工業的發展水平。用模具做成的制成品,能使國民生產總值增值幾十倍、上百倍。同時許多高精度模具本身就是高新技術產業的一部分,用模具生產制件所表現出來的高精密度、高復雜程度、高一致性、高生產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擬的。模具是使用CAD/CAM/CAE、快速成型、反向工程等最廣泛的行業,是工業信息化的最重要領域。日本專家說過,沒有模具的現代化就沒有工業的現代化。
當前寧波模具正處在“爬坡時期”,即由中低檔向中高檔發展期,這個時期是投入量最大的時期。如果沒有國家扶持,靠企業自身積累,一部分企業不僅不能“爬坡”,而且可能摔入“山谷”,一部分企業將長期徘徊在中低檔次水平;還有部分企業將轉而尋找其他產品生產。那么中國模具業與國外的差距不僅不能縮小 ,而且還可能擴大。因而模具骨干企業現在是處在最關鍵的時期,是最需要國家扶持的時候。一位企業經理說“我們剛學會走路,希望國家再扶我們一把”。一位企業老總則認為:“如果沒有國家一定的支持,很難跟上當今模具快速發展的步伐,能保持現狀已然不錯,投資稍有不慎,就會虧損,后果嚴重的就會倒閉,這并非危言聳聽。”
從模具行業本身特點和當前寧波模具骨干企業的實際情況看,“十一五”期間有必要繼續對模具企業實施優惠政策,使其繼續在國民經濟中更好的發揮帶動作用。
“一業興、百業旺”,扶持了模具企業,實際上就是支持了其他行業。對模具企業實施政策扶持后,有利于扶持富有社會原動力的模具工業,帶動百業興旺,可以“點石成金”,政府從現代工業發展中增加的效益將十倍乃至百倍于扶持模具工業的資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