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壽命費用分析方法用于醫療設備管理的探討
醫院醫療設備的全壽命費用(LifeCycle Cost,LCC)是指設備在生命周期內的設備采購費和設備維修管理費(使用、維護和后勤保障費)的總和。
LCC越低,節約費用越多,設備效益相對提高。實踐證明,能否運用LCC分析方法指導設備管理是提高設備效費比的重要因素。
一 LCC分析方法指導醫院設備管理的必要性
實行LCC分析方法指導醫療設備管理是由現代設備的復雜性和功能間的聯系性決定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呈現出以下幾個突出的特點:
(1) 現代醫療設備在結構上具有明顯的整體性和功能上的可替代性。一方面現代醫療設備在個體上已經發展為具有獨立診斷或治療功能,是當代“人—機醫療系統”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已成為臨床醫師的重要助手;另一方面,現代科學技術平臺為不同醫療設備診療同一疾病提供了可替代性,使得各類醫療設備不是簡單地加以分類,而是具有效能上的內在聯系,從不同的醫療角度和層次把設備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因此在購置醫療設備時,LCC作為一個考察成分,為決策者提供了一個必要的參考依據,促使購置方對設備的結構、功能加以認真的比較,細致分析其原理和功能在個體上的差異性,以便購置更合理的設備。
(2) 設備更新換代的速度加快,周期越來越短。由于計算機技術、材料技術和生物技術發展迅猛,設備的軟件平臺不斷提高,信號接受和檢測技術日趨先進,設備附屬成分的價值也相應提高,醫院的費用負擔會越來越重,醫院購置設備的效益論證標準將更加嚴格。從國家或軍隊制定設備的折舊期限分析,CT、MRI和PET等大型儀器設備的折舊年限比過去規定的縮短了近10年,可見其技術發展之快。而這些大型設備的運行保障,醫院一般均以保修來實現,其年均費用高達數十萬元(保方實際開支很低),在壽命周期內(一般都超過折舊年限)的維修費用與整機采購費用基本持平,即購置費與維護費為1∶1。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采購費和維護費均是虛擬量(被賣方抬高了),醫院管理設備的費用目標就是精確這個虛擬量,降低采購費和維修費。因此,在購置設備時,討論LCC是技術發展的必然要求。
(3) 醫療設備從醫院采購、使用、維護到報廢的過程即設備在醫院的全壽命過程,其各環節是緊密相聯的。從醫院的管理體制上看,上述多個環節屬于不同部門的職能,如果把它們割裂開來,采購不考慮使用,使用不注意維護,維護不注意方法,必然會降低設備的效費比。因此,需要規劃采購、使用和維護的整體費用效果(即LCC效費比)。
二 LCC分析方法指導醫院設備管理的意義
(1) 有利于醫院設備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設備的發展,醫療設備的價格逐年增長,在醫院經濟發展平穩條件下,一味追求高檔次、好性能,很少顧及設備系統費用的做法,將會導致醫院設備發展的不平衡,勢必影響醫院設備配置的合理性。
(2) 有利于優化醫院設備的經費結構。從表面上看,采購費和維修管理費二者似乎是獨立的,并且維修管理費在使用階段才表現出來。實際上,采購費和維修費是密切聯系又相互影響的,定性地說,采購費決定維修管理費。從LCC分析,制造生產出來的設備,LCC的95%已被固化。在選擇設備時,醫院要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由技術專家分析研究其設備的設計特性,包括可靠性、維修性和保障性來降低設備使用的維修管理費。需要提醒的是,醫院設備的采購費不是真正意義上設備出廠的成本加必要的利潤。實際上虛擬量是非常巨大的。在購置設備時,醫院要有清醒的意識,特別要判斷采購費和維修費的關系,從而調整醫院的設備的經費結構,實現設備的可持續運行。
(3) 有利于辨識和確認高費用項目的系統部件,把主要精力用于控制這些項目費用。據統計80%的醫療設備的LCC費用往往只被為數很少的(只占總數的15%~20%)高費用部件項目所消耗。設備管理的任務之一就是確認這些對LCC產生重大影響的部件和費用因素,只有這樣,才能采取有力措施,針對性地控制這些部件的費用增加,達到降低LCC的目的。
三 LCC分析方法指導醫院設備管理的基本思路
(1) 提高設備決策者對LCC分析方法的應用水平。如何解決有限設備經費與設備經費需求的矛盾,筆者認為,首先在購置設備時,將采購費與維修費緊密聯系起來,仔細分析設備LCC的結構,特別要研究設備的技術特性,權衡各設備間費用關系,把費用和性能作為參數加以評價。多年來,醫院的設備采購均是醫院的單方面事情,這為決策購置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隨著政府采購的深入開展,政府可以組織研究機構和醫院的技術專家,集中優勢,運用建模仿真的方式,將大型醫療設備的LCC模型逐步建立起來,為各醫院選擇設備提供科學的依據。同時醫院本身,也積極積累經驗開展LCC分析、權衡、評價和管理,先易后難。由粗到細,循序漸進,步步深入。鏟除那種認為“未來的LCC難以搞清、分析無用”的片面看法,逐步提高LCC的分析應用水平。
(2) 采取有效方法降低設備采購費和維修費的虛擬量。前面已經分析,廠商在出賣設備和服務時的“水分”很大。在當前,由于沒有科學LCC分析系統,其實際費用把握難度較大。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減少醫院設備的采購和維修費用。
第一,利用設備的招標方式降低費用。眾所周知,招標可以降低購置費用,規范競爭行為,傳遞較準確的價格信息。招標公司利用其量大面廣的信息資源優勢,采取有效競爭的方式,促使廠商在競標時,一般不采取對醫院的報價方式,隱瞞過大的價格“水分”,而是以相對準確的價格來實現招標。招標不僅降低了設備的搜索成本,簽訂了較低價格合同,而且設備制造商不得不對自己產品的結構、性能、先進性、使用壽命、價值和價格以及服務標準給出明確的答案,為招標人LCC分析提供準確的技術和費用信息。這種招標方法,體現了買賣的公平性,為醫院決策設備費用結構、降低設備虛擬量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第二,利用社會的維修資源降低維修費用。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和WTO的加入,醫療市場資源也逐步健全。醫療設備的維修市場和銷售市場一樣,也將逐步擴大。維修競爭拭目可待。醫療設備的專業維修公司將與銷售公司競爭的局面一觸即發。大家知道,技術的進步促進了設備的發展,單體零配件的數量越來越少,這給板級維修、整機維修奠定了基礎;通信技術也為遠程維修實現了可能,這為降低維修難度帶來了技術支持。由于部分軟件功能的通用性和市場流通的廣泛性,我們可以調動社會和醫院人才資源優勢,開展設備的維修競爭。醫院在大型儀器設備維修機制上改變現有的買保修的方式,變被動為主動,實行社會維修,從而有效降低維修費用的虛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