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宏杰談內燃機行業發展
近日,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理事長倪宏杰指出,國家發改委對汽車產業的整頓將深刻影響內燃機企業以后的配套量;行業里跨國公司的并購動作多,企業利用外資還須在“有效”二字上下功夫。此番講話,是倪宏杰理事長于2月24-26日在無錫召開的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秘書長會議上做出的。
會上,針對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蔡惟慈《2005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情況與2006年展望》講話,倪宏杰理事長將其中的內燃機行業相關內容,扼要知會了各分會秘書長,并對內燃機行業的現狀及發展發表了看法。
2005年以汽車和工程機械為代表的交通運輸和施工機械裝備制造業,以及主要為之配套的內燃機制造業增長明顯減慢。內燃機行業工業總產值比2004年增長16.9%,利潤總額比2004年增長1.86%,分別低于機械工業全行業21.55%和11.26%的平均數值。“這是多年來少有的,原來我們內燃機行業都是拉動別人!”倪宏杰評價。
倪宏杰強調,要重點關注蔡惟慈副會長指出的“2005年行業經濟運行在巨大進步之中,隱含諸多矛盾和憂慮”,尤其是振興主體不穩、創新能力不強、開發認識不清和產品結構不良4個問題。
目前,國內內燃機行業的高、精、尖等核心技術大多掌握在外資企業手中,總體沒有根本扭轉技術過度依賴國外的局面。隨著我國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的縮小,照以往的做法引進技術越來越困難,倪宏杰認為要實現重點跨越,有所為、有所不為,今后需要更多依靠自身,依靠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消化吸收再創新。
而就“要不要保持內資在關鍵領域的主導權”,目前國內在認識和實踐上仍然存在巨大分歧。蔡惟慈副會長的報告中指出:“外資想的是并購我優勢企業以控制市場,國企廠長們著急的是如何卸掉包袱輕裝上陣,而地方政府關心的是如何‘招商引資’以‘做大’本地經濟。”
國內排頭兵企業被外資收購的現象,業已引起國家部委及有關領導人注意。“在國家安全方面,保持國家在關鍵領域的主導權是十分必要的。如果關鍵行業讓外資控股,對振興裝備工業、保障國家安全等都有威脅。”倪宏杰評價。
不過,就此因噎廢食更為人詬病。倪宏杰表示,如何把握對外開發的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既關乎行業自身的改革和發展,也是許多企業已經遭遇的現實難題。但其中“有一點是肯定的,利用外資只能作為一種手段,不是發展的目的,不要為引資而引資”。
倪宏杰指出,目前在行業內普遍存在的疑問是——如果排頭兵企業不讓外資控股,那么國家能夠提供什么政策來支持他們?政策的配套出臺已經成了一個影響行業發展去向的現實問題。倪宏杰認為,當務之急是將各種想法統一起來,共同謀求一種比較妥善的解決方法,以期既能保證對國家排頭兵企業的控制及保障國家安全,又能把企業搞活而不是搞死。“我們都要關心和思考這個問題。”倪宏杰說。
他還特別強調行業企業要將視線轉向農村,加強支援“三農”的力度。“農村是個大市場,目前我們的企業還沒有把廣闊的工農市場打開。”倪宏杰說。隨著汽車、工程機械等產業針對農村市場調整產品結構,內燃機產業也要研究農村用的汽車和工程機械需要怎樣的發動機,開發出適合農村需要的、買得起的、實用的產品。
此外,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秘書長崔洪在會上對協會2005年及2006年的工作,分別進行了總結和展望。各分會秘書長圍繞協會組織機構調整及換屆工作進行了初步商討,并就進一步加強協會服務企業的功能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