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外”政策被消化境外投資者結束觀望要下單
上海房地產市場繼續保持著對于境外投資者的吸引力。早報記者從剛剛結束的2006年住交會亞洲不動產投資論壇上獲悉,中國限制外資政策已經被很快地消化,境外投資者對于上海房地產持續看好,更多的投資者正結束觀望并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摩根大通證券有限公司房地產投資副總裁向左表示,中國限制外資政策不會影響公司對于中國房地產的長期看好。中國房地產行業真正發展只有五六年的時間,尚處于起步階段,所以需要有更多的透明度,更多的法律來規范這個行業。從長遠的角度來說,中國的限外政策完全符合外國投資者的利益,而對于需要在中國進行長期投資的投資者,這樣的做法是完全符合規律的。
向左表示,摩根大通目前沒有任何出售手中物業的意向。
向左同時建議,如果境外投資基金對于回報率的要求非常高而認為投資上海不能達到滿意的回報要求的話,轉向二級城市可能是更好的選擇,但是,回報更高的同時也意味著需要承受更高的風險。
Equity國際首席財務官Christo-pherJFiegen表示,公司此前已經對多個國家的房地產市場進行投資,目前他們開始進入中國市場。他表示,每個國家都會存在各類政策性風險,但是如果能夠在一個地區取得更高的回報,那么風險就是值得承受的。
世邦魏理士上海地區吳立良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境外投資基金雖然會要求超過20%的年收益率,但是他們的資金更加靈活,融資比例更好,風險承受能力也更強。
雖然目前出現在上海的投資基金大部分來自歐美,但這種情況已經開始有所改變。戴德梁行執行董事葉建成指出,目前上海房地產業的投資者已經不僅局限于北美的一些投資基金,過去的一年里,包括韓國等地的基金開始投入到上海的物業中。中國房地產正成為受到全世界關注的投資方向。
實際上,境外投資者之所以如此看好中國房地產,一定程度上還是受到人民幣升值的影響。IRETO國際不動產聯盟主席夏智康承認,人民幣升值應該是投資者選擇投資中國的重要因素之一。
劉秀浩 來源: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