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形勢不容樂觀五金企業需注重結構調整
就五金工具而言,我們的優勢除了勞動力成本低外,還有明顯的資源優勢。其次,五金工具是我國的傳統產業,尤其是工量刃具、扳鉗工具、起重工具等常用工具的性價比占有很大優勢,與國外技術水平相比,差距也不像電子產業、機械行業、IT行業那么大。因此,只要在質量、品種和外觀上更上一層樓,完全可以以更大的聲勢進入國際五金工業市場再顯身手。”
日前,海關總署公布的08年五金行業進出口統計數據顯示,以往的“出口大戶”——五金工具行業下降較大,大類出口僅增長1.28%,但其中鉗子和扳手分別增長13.4%和19.7%,說明這兩類產品出口仍有一定優勢。
數據顯示工具業出口形勢不容樂觀
根據海關統計,2008年前三季度五金產品進出口總額增長22.4%,總額為294.16億美元,其中出口增長19.41%,進口增長35.5%。
在出口方面,建筑五金產品為105.97億,增長為27.7%。其中絲釘網增長了129.61%。這其中雖有增加稅號的因素,總體上看增長仍然較快,但要做好反傾銷的有關工作;以往的“出口大戶”工具行業下降較大,大類出口僅增長1.28%,但其中鉗子和扳手分別增長13.4%和19.7%,說明這兩類產品出口仍有一定優勢;日用五金正常增長,其中打火機增長37.82%,問題最明顯的是不銹鋼制品行業,下降了14.17%;此外,炊具行業增長45.2%,燃氣熱水器增長88.39%,淋浴房增長93.1%,充分說明以上行業還有較大出口潛力,油煙機行業整體實力增強,出口實力加大。”
專家解讀:五金工具業應依靠產業結構實現“撐桿跳”
“就五金工具而言,我們的優勢除了勞動力成本低外,還有明顯的資源優勢。其次,五金工具是我國的傳統產業,尤其是工量刃具、扳鉗工具、起重工具等常用工具的性價比占有很大優勢,與國外技術水平相比,差距也不像電子產業、機械行業、IT行業那么大。因此,只要在質量、品種和外觀上更上一層樓,完全可以以更大的聲勢進入國際五金工業市場再顯身手。”中國科技五金城聯邦實業五金總匯經理陳財之面對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仍表現出了樂觀的態度。“五金工具要實現‘撐桿跳’,依靠行業結構調整是關鍵。總匯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從自身實力和市場需求出發,準確定位,著力調整行業結構,引進商品時把好質量關,提升經銷產品的品牌和檔次。”
其實,只要稍為留心就能發現,像縱橫、聯邦等一樣的經營戶,五金城并不在少數。自前幾年以來,他們就已開始著手調整行業結構:從經營國內中低檔商品轉向高檔商品,從經銷、代理名企名品商品為主轉向自創品牌,從主營國內商品轉向國產、進口商品并舉。經營模式上更是從原始的上門現金交易轉向托運帶款、電話打款交易。近幾年,眾多經銷商更是利用電子網絡,成功涉足了電子商務等交易新模式。如剛于今年8月入駐金都市場的百銳工具,就引進了德國ARTU、西班牙WUTO、歐洲易爾拓等一系列國際品牌產品,力爭打造“品牌百銳”的目標;每年在永康有200多萬銷售額的“河一工刃具”,也雄心勃勃把目標鎖定在輻射面更廣的國內外客戶上。這些成長性強的經營大戶,其跨越式發展不僅將五金城五金工具的經濟提升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高度,還積極發揮比較優勢,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推動增長方式從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化,帶領著第二梯隊闖過經濟、金融危機的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