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掌成拳機床業趨向打造區域品牌
在機床行業,如果說到沈陽,人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沈陽機床。同樣的,大連機床、桂林機床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相應的區域代表性。
近年來國內機床業區域整合已漸成趨勢,通過區域整合,原來各自為政的企業聯合起來,組成集團公司,不僅能做到資源、渠道共享,而且還有利于打造出知名的品牌。上述的三家集團公司都成功地進行了這樣的區域整合。
區域品牌優勢凸現
如果記者說在中國數控機床展(CCMT2006)上,沈陽機床是最大的贏家,有人會不以為然。但要說沈陽機床在此次會上獨霸風頭,相信應該沒有什么異議。僅就其2000平方米的展覽面積就已讓人嘆為觀止,而且展臺的布置相當奢華。地面全部用復合木地板覆蓋,中間嵌以鋼化玻璃。據該公司有關人員介紹,在此次展會上僅裝潢的花費就在百萬元以上。
當然,主角還是展出的機床。沈陽旗下希斯、昆機、云機聯袂向觀眾展示了26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展品,其中包括中重型龍門加工中心7臺、五軸加工中心6臺以及轉速上萬的高速加工中心5臺,這些產品為現今沈陽機床集團的實力提供了最好的佐證。
同樣,大連機床集團也毫不遜色。而今它已擁有全資、控股、參股子公司22個,跨國合資子公司5個以及收購美國英格索爾全資子公司2個,集團公司2005年再次奪得行業銷售收入之冠。
當然這些都已算不上什么新鮮事,但在今年的CCMT展上,重慶機床、上海電氣、京城控股的精彩亮相似乎也表明了一種趨向。
2005年12月31日,以重慶機床廠為主體的重慶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宣告成立。重慶第二機床廠、重慶工具廠也劃歸到集團之下。這樣集團公司生產經營范圍從齒輪機床、汽車零部件、精密數控分度轉臺、專用機床延伸到了車床、加工中心、活塞加工機床、復雜刀具等。
上海機床板塊的分合一直讓人看不明白。雖然現今已全部納入上海電氣,但仍舊各自打自身的品牌,比如上海機床廠、上海明精機床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工具廠等。
北京的情況與上海類似,北一、北二和北京機電院也都隸屬在京城控股之下。此次雖以京城控股的名義集體亮相,但卻仍是各自為政。但有一說法是,將來京城控股也準備效仿沈陽機床集團的做法,整合機床業務成立集團公司,用區域品牌的力量合力打拼市場。
對此,京城控股的人員表示不無可能。由于目前北京幾家機床企業在業務方面并不沖突,而且北一的銑床、北二的外圓磨床以及機電院的加工中心在各自領域做得都非常出色,完全可以利用各自的渠道為對方服務,這樣可以達到共贏。如此一來,北京機床的影響力將會迅速放大,這對將來企業作戰海外市場不無裨益。
說到海外市場,也就難免提到出口。雖然近些年我國機床出口額也略有增長,但與龐大的進口金額相比就顯得小巫見大巫了。如何替代進口產品并將產品出口到海外去成了這一代機床人必須要破解的難題。
亮劍精神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年前熱播的電視劇《亮劍》中李云龍說過的一句話:“古代劍客和高手狹路相逢,明知勝負未定,也要寶劍出鞘,這叫亮劍。”
誠然,我國現在的機床制造水平與國際先進制造水平尚有差距,但這并不影響我們的信念。在國內眾多的機床企業中也不乏具有亮劍精神的企業。
實施海外戰略是其中的一種,通過一系列的海外并購,他們不僅向國外的同行展現了自己的風采,也讓國外的用戶見識了國內企業的實力。
踴躍與世界巨頭同臺競標是其中一種,通過對比不僅可以更清楚地認識自身的不足,也為以后的較量儲備了經驗。
而敢接“燙手山芋”則是另外一種。所謂的“燙手山芋”是指企業以前未曾承接過的產品訂單,承接這樣的訂單企業要承擔較大的風險。是吃還是扔?上海機床廠總經理繆穎選擇了前者。他認為,企業不是科研院所,要有市場需求才會開發出相應的產品。所以如果客戶下了訂單,在考慮自身條件的基礎上,只要有可能,就要去挑戰。
“實際上客戶給你下訂單時也是有顧慮的,因為他也要承擔你屆時不能交貨的風險。不過公司接下訂單承擔的風險比客戶承擔的風險還要大,如果不成功,會影響到公司的信譽以及公司員工的信心。一旦成功了,收獲的就不僅僅是這筆訂單。”繆穎說,由于同行的競爭都在通用機床上,因此公司努力尋找自身發展的突破口,切入點就是產品結構的調整,即在確保滿足通用磨床市場需求的同時,把數控專用磨床作為重點發展的目標,并輔以強化質量和服務來確保主機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此理念下,公司研發成功了H300數控外圓磨和100噸的軋輥磨,前者創下了國內單機出口價格之最,后者也是國內最大、加工件最重的機床。正因如此,雖然2005年國內機床市場出現了波動,通機銷量有所下降,但在專機上的斬獲仍使得公司的產值繼續上揚。
“現在進口磨床金額占到國內市場消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中國磨床進口額已占世界磨床出口的四分之一,品種集中在高檔和專用磨床上,所以我們今后的目標鎖定在替代進口機床上。”繆穎對此躊躇滿志。
記得天水星火機床責任公司董事長李維謙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企業有市場、有人才、有資金,那還需要我們這批企業家做什么呢?所以,雖然前途艱辛,但回顧過去,我們相信堅持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