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從容“過冬”之策略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制造業在發展過程中的一些長期存在的問題逐漸顯露,例如質量問題、誠信問題,同時,原材料上漲、人民幣升值等因素也為企業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而國際金融危機的全面爆發,則使中國制造業面臨的風險進一步加大。因此,許多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制造業已經進入了“冬天”。本文對中國制造企業如何從容過冬的策略,以及相應的IT工具,進行了分析。
一、實現管理的精細化,建立“可視化”企業-ERP、MES、APS、LP、WFM(勞動力管理)、TQM(全面質量管理)。
在經濟的寒冬中,企業要實現生存與發展,必須致力于管理的精細化,嚴格控制成本,降低庫存。通過ERP的應用,可以實現物流、資金鏈、信息流的“可視化”;通過MES的應用實現生產制造信息的實時反饋;通過ERP與MES的集成實現管控一體化;通過APS的應用提高生產計劃的科學性;通過精益生產(LP)消除浪費;通過勞動力管理實現對生產工人績效的管理,真正提高生產效率和設備利用率;而通過TQM可以實現對質量的全面分析,找出質量問題的成因,從而不斷改進產品質量。
二、優化企業業務流程,實現高效運作-BPM、ERP。
在手工管理的條件下,企業的運作是以業務部門為核心,往往將業務流程割裂,造成業務流程的執行效率低下。因此,企業可以通過應用業務流程管理軟件(BPM)來分析和優化業務流程,并在ERP系統中根據優化之后的業務流程,來提高流程執行的效率和自動化。
三、上下游企業之間加強供應鏈協作,協同制勝-SCM、SRM、ERP、EP、EDI。
在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下,靠企業單槍匹馬,往往難以應對風險。而通過加強上下游企業之間基于供應鏈的協作,可以分散風險,提高且的預警能力。支持企業間協作的工具包括供應鏈管理(SCM)、供應商關系管理(SRM)、企業門戶等,這些技術通過與ERP系統集成,可以實現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高校協同,而電子數據交換(EDI)則可以幫助企業間實現準確、高效的雙向信息傳遞。
四、提高市場反應速度,及時把握企業運作的績效-ERP、BI。
企業要想對市場作出及時和正確的反應,就需要知己知彼。而商業智能系統(BI),以及在此基礎上進行企業績效分析的企業績效管理系統(EPM),可以對企業運營的數據進行挖掘和多維度的分析,尤其是財務分析、營銷分析,對于企業及時掌控外部市場的變化和企業內部運營的績效是非常關鍵的。而BI和EPM的數據,則主要來自ERP系統。
五、強化客戶關系管理,提升客戶滿意度-CRM、ERP、MES。
挖掘一個新客戶是留住一個老客戶成本的五倍,在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下,留住老客戶,服務好老客戶,提升客戶滿意度,顯得更為重要。CRM系統為企業強化客戶關系管理提供了管理工具,而CRM與ERP系統緊密集成,可以全方位管理與客戶的合作過程。另外,通過應用ERP和MES系統,可以實現可追溯,批次追蹤,這對于強化服務質量,及時追蹤質量問題,提高客戶滿意度,也非常關鍵。
六、縮短產品上市周期,把握先機-ERP、CAD、CAE、CAM、PLM。
縮短產品上市周期,既要縮短生產準備的周期,也要縮短企業的生產制造、物流供應的周期。CAD/CAM技術可以實現產品研發周期,提高產品加工的效率;CAE技術可以通過減少物理樣機的制作,減少設計返工,而提高產品研發效率;而PLM建立了支撐產品研發的平臺,則不僅可以實現產品研發過程中的數據、流程的管理,還可以有效管理產品的變更,并通過產品配置,迅速建立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信息,從而縮短產品上市周期,ERP系統可以有效協同營銷、生產和采購環節,加速產品的生產制造和物流供應周期。因此實現PLM/ERP的集成,可以有效縮短產品上市周期。
七、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提升品牌價值-CAD、CAE、PLM。
經濟不景氣環境下,企業一方面要節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開源。而提高產品創新能力,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并在此基礎上提升品牌影響力,是企業重要的競爭策略。另外,如何開發讓客戶更喜愛的產品,更“酷”的產品,也是企業的制勝之道。因此,加強工業造型設計、加強產品核心技術的研發,提升產品的性能,都是企業需要重點強化的工作。CAD,以及相關的逆向工程、快速成型,概念設計等技術,能夠讓產品更酷;而CAE,以及相關的優化設計技術,則可以通過虛擬仿真,真正提升產品性能;PLM是企業研發的平臺,不僅可以用于產品研發部門,而且還可以支持企業的市場運作、售后服務、維修維護,因此,可以幫助企業提升品牌價值。
八、發展制造服務業,向高利潤區轉移-CRM、服務管理。
制造業領域,有一個著名的微笑曲線,就是純粹從事制造、裝配,是利潤率最低的環節,因此,企業要向高利潤區轉移,一方面是加強產品研發,提升產品附加值;另一方面是向服務轉移。現在,經濟發達地區,出現了一些專門的制造服務業企業,從事模具設計、制造,快速成型等服務的企業,而電梯行業的不少制造企業已經開始從事售后的維護服務,家電行業,則作為服務內容,必須為客戶提供安裝、維修等服務。因此在服務方面做文章,也是企業的發展之道。一些企業在應用CRM時,已經延伸到了服務環節,而一些軟件公司提供的專業的服務管理軟件,也是制造企業從事服務業務的有力武器。
九、發展綠色制造,實現可持續發展-ERP、MES、SCM、EAM。
節能、降耗,建立環境友好型企業,使用環保的材料,對于企業來說,不僅可以提高競爭力,也可以彰顯企業的社會責任感。而選擇與節能、環保有關的產業,例如LED、脫硫產業、電動汽車產業、太陽能行業,這些都是制造企業進行戰略轉型過程中可以考慮進入的行業。要支撐制造企業發展綠色制造,實現可持續發展,ERP、SCM、MES都可以從不同角度發揮作用。而企業資產管理(EAM),可以對企業的高價值資產的整個生命周期進行管理,并從可持續發展和實現循環經濟的角度,支撐企業最大限度地發揮資產的效力。
十、創新商業模式,擁抱互聯網經濟-電子商務、KM、EP、SCM、ERP。
產品創新、管理創新,這些都是在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下,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商業模式創新,對于企業來說,在互聯網經濟環境下,則顯得尤為重要。電子商務、企業門戶、知識管理、供應鏈管理為企業創新商業模式提供了必要的支撐,而企業在內部實現對于資源的有效計劃與管理,則是企業創新商業模式的必要條件。
要貫徹這十大“法寶”,應用相應的IT工具,是一個必要的手段。但企業的信息化過程,并非是簡單地采購IT工具,而是需要系統的規劃,配備專業的人才,由業務部門與IT部門高度協作,在企業領導的大力支持之下,有目的、有計劃地實施,循序漸進,才能步步為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