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入WTO為外商進入提供了更多選擇
因貿易壁壘嚴重只能以投資代替貿易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商,在中國加入WT
O后有了更多選擇:或投資,或貿易。
日前在“天津企業創新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清泰說,隨
著中國加入WTO,貿易和投資壁壘進一步削弱,此時外商進入中國市場可以有
兩種選擇,即投資或貿易。
陳清泰說,中國過去為實現經濟發展,以政府為主體,主要依賴本國企業、
本國資源,力求建立一個完整并自求平衡的經濟體系;為維護國家經濟利益,主
要依靠設置各種貿易和投資壁壘,保護國內市場不受外來競爭者侵蝕;同時支持
本國企業發展,支持它們去占領國外市場。改革開放以后,在貿易壁壘仍較嚴重
的情況下,外商為進入中國市場寧愿接受各種特殊限制,以投資代替貿易。那
時,這種做法對某些產品幾乎是唯一的選擇,以此繞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障
礙,就地生產、就地銷售。汽車就是典型的事例。
加入WTO后,外商可以根據比較效益原則,選擇投資或貿易。如果投資環
境良好,諸多跨國公司有可能利用中國的有利條件,將中國作為其全球生產布局
的一部分,在中國生產、全球銷售,進而使中國發展成為全球制造業基地。如果
投資環境不理想或比相似的國家差,則外商可以以貿易替代投資,在周邊國家設
廠生產、將產品以貿易方式進入中國。顯然,外資的不同選擇對中國的經濟利益
有很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