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價外強內弱格局延續
外圍市場因鉛產量減少導致供應偏緊,倫鉛維持相對強勢。而國內鉛酸蓄電池庫存大幅攀升嚴重拖累了滬鉛價格。因此,鉛價外強內弱的局面將繼續上演。
近一個月以來,倫鉛漲幅為4.86%,在基本金屬中表現最為搶眼。同在歐洲經濟放緩與美國財政懸崖的壓制下,為何鉛市卻表現迥異?這要從鉛市基本面談起。
中國鉛產量維持較快增勢
受全球經濟放緩的影響,外圍市場精煉鉛產量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哈薩克斯坦前8個月的產量同比下滑19.2%,澳大利亞同期減少3.8%,以再生鉛為主的歐美等國的精煉鉛產量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響。ILZSG數據顯示,1—8月全球共計生產精煉鉛708.1萬噸,同比僅增長1.9%。與此相對應的是,1—8月中國精煉鉛產量為315.3萬噸,同比增長9.6%,中國產量占比高達44.5%。由此可以看出,全球鉛供應增長主要依賴于中國市場的強勁表現。
隨著國內新增原生鉛產能的擴展以及再生鉛開工率的攀升,國內鉛產量9月和10月連續刷新了歷史記錄,1—10月國內共計生產精煉鉛404.65萬噸,同比增長11.45%,中國在全球的供應占比中有望進一步攀升。
外圍消費轉好,中國消費放緩
盡管中國精煉鉛產量大幅提升,但是考慮到國內鉛都是含稅價格,出口必將面臨虧損,因此中國精煉鉛消費基本上以國內消化為主,僅僅有部分鉛以生產成鉛酸蓄電池的形式出口至國外。但是在歐美經濟搖擺不前的情況下,我國蓄電池出口增長面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9月份同比仍舊維持較強增勢,但是環比卻意外出現下滑。在外圍精煉鉛產量減少以及進口量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外圍鉛消費出現了被動轉好的情況。
隨著天氣轉冷,蓄電池的更換需求得以增長。加之美國汽車產銷以及德國汽車出口維持較強增速,鉛酸蓄電池短期供不應求的矛盾進一步加強。近期頻頻聽到歐美地區的廢電瓶供應緊張的消息,從現貨市場反饋的信息來看,LME現貨鉛自10月底以來由貼水轉為升水,并且升水的幅度在11月份有所加強,基本面的改善都為倫鉛上漲提供了很好的佐證。
反觀國內市場,盡管我國蓄電池產量同比大幅增長,這使得我國精煉鉛供需情況看起來并不那么糟糕,但是龐大的鉛酸蓄電池庫存卻使得整個鉛市消費嚴重受阻,國內不斷掀起的蓄電池價格戰也證實了國內鉛環境的暗淡。蓄電池的低價促銷對于上游鉛市場的影響正在逐步擴大,國內現貨鉛仍舊處于大幅度的貼水局面,較低品質的鉛貼水甚至超過250元/噸。后期盡管國內汽車消費進入消費旺季,但是仍難改蓄電池市場嚴重供應過剩的格局,預計國內鉛市場基本面情況將持續受到壓制。
內外鉛價分化短期還會持續
中美經濟在今年四季度預計會弱勢反彈,歐洲盡管經濟放緩,但是歐債問題并沒有進一步擴散,這使得金融屬性略偏正面,但是金融屬性的有效發揮與商品屬性是離不開的,特別是外圍鉛供應偏緊對于金融屬性有較強的提振作用,國內供應過剩只會抑制金融屬性的施展,一強一弱之間,這種差異在價格中將會得到反映。相信目前國內外鉛價的差別反映并不是一個偶然事件,在天氣轉涼以及外圍供應難以改善的局面下,這種價格差別還會持續,這也為相關的套利操作提供了一定的空間。
綜合以上分析,預計短期內倫鉛在2200美元附近波動,中期波動區間位于2150—2250,但較難沖至QE3公布后的2300美元上方的高點。國內滬鉛相對糾結,一方面有弱勢跟漲倫鉛的動力,另一方面仍受到國內基本面疲弱的壓制。預計滬鉛短期維持在15300元/噸的中軸振蕩,波動區間位于15100—155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