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球伺服驅動市場將超29.22億美元
據ARC調查顯示,全球伺服驅動市場正得以恢復,在未來5年,全球伺服市場有望以7.2%的年綜合增長率發展,預計在2006年將超過29.22億美元。同時,伺服驅動也將向大功率方向發展。因為現在伺服技術已能滿足傳統液壓驅動和變頻傳動的解決方案,伺服驅動器的功率范圍將在數百瓦及幾個千瓦的基礎上擴展到10kW以上。
運動控制(包括軌跡控制、伺服控制)與順序控制、過程控制、傳動控制并列為典型的控制模式,是一直以來扮演重要支柱技術角色的自動控制系統,在許多高科技領域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如激光加工、機器人、數控機床、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設備、雷達和各種軍用武器隨動系統、以及柔性制造系統等。
隨著功率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機及控制原理的進步,以交流伺服電動機為執行電動機的交流伺服驅動具有了可與直流伺服驅動相比擬的特性,從而使得交流伺服電動機固有的優勢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交流伺服驅動已成為現代伺服驅動發展的方向。交流伺服技術自九十年代初發展至今,技術日臻成熟,性能不斷提高,現已廣泛應用于數控機床、印刷包裝機械、紡織機械、自動化生產線等自動化領域。為用戶提高加工精度和工藝水平,取得良好的經濟技術效益,提供了最佳的解決方案。
但長久以來,國產機械設備多以低端、簡單的機器為主。限于成本要求,運動伺服在印刷機械、包裝機械、紡織機械、塑膠機械、醫療設備、自動化生產線等領域尚未取得普遍的應用。
今天,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使我國成為世界機械加工制造的大國。一度被視為夕陽行業的機械工業也在近三年來保持了持續穩定的增長,2001年機械行業在出口增長受到國際經濟影響的情況下實現了工業總產值17.15%的增長和銷售收入14.53%的增長;2002年工業總產值與銷售收入同比增長分別為17.2%和14.73%,同時,機械設備出口也呈現上升勢頭,且從向東南亞、非洲出口轉向出口到歐美等發達國家。且質量及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對機械控制系統的功能、質量、精度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
機械行業保持了持續穩定的增長,成為工業發展中的亮點。OEM領域已經成為運動伺服市場的高速發展的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