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緊固件產品最具出口潛力
據有關資料顯示,2005年我國緊固件企業已達7000余家(不包括港、澳、臺地區)。在低成本的價格優勢作用下,國內緊固件出口業務增長速度超過20%以上。2005年前三季度,國內緊固件出口達1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4%左右。
低成本是把雙刃劍,它讓國內緊固件企業在暗自慶幸自己擁有手中的這張王牌時,也同時陷入另一種困境。
一方面,在國內市場競爭中,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加速進入中國。在調整了對中國的戰略之后,憑借自身技術優勢,在中國市場上搶占了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這使得國內緊固件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
另一方面的挑戰來自國際市場。低成本讓中國緊固件企業在出口過程中出現無序性,直接的后果就是近兩年來涉及中國緊固件企業反傾銷的案例在逐漸出現,而且企業一旦敗訴,具有歧視性,極高的反傾銷稅率將使中國產品的成本價格優勢盡失。
在中國緊固件協會統計的數據中看到中國緊固件企業出口的產品大多屬于科技含量較低的低檔產品,主要依靠低價格競爭優勢進入國際市場。在不了解目標出口市場的前提下,盲目出口,使產品集中在少數市場上,于是又相互殺價,搶占市場份額。這種做法一方面使國內企業內耗或兩敗俱傷,另一方面又引起當地市場的注意和警惕。在這種情況下,反傾銷的調查和起訴便很容易降臨到中國緊固件企業身上。
隨著勞動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不斷增加,中國緊固件企業已從前幾年低成本時代走向高成本時代。中國會不會喪失全球競爭中的成本優勢?從當前的情況來看,中國的低成本優勢在未來幾年內不會減弱,未來三年內壓力會增大。專家們分析認為:中國的勞動成本不到巴西和墨西哥的三分之一,這對尋求效率如成本的跨國公司來說十分具有吸引力。
預計在“十一五”期間,從中國經濟發展來看,低工資優勢已經開始轉化。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快,東盟一些國家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成度提高,其中勞動力成本優勢明顯,甚至比中國更具競爭力。另外,人民幣有繼續升值的可能,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等因素,都將使緊固件企業的成本壓力不斷加大。
2006年是中國緊固件企業發展關鍵的一年,在中國入世保護期過去之后,國內緊固件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如何利用好成本優勢,在競爭中取勝,應該成為中國緊固件企業未來認真思考的問題。
中國的緊固件產品仍將是我國所有貿易產品中最具潛力的出口商品。預計2010年,我國緊固件出口總量將超過300萬噸,標志著中國將成為世界緊固件制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