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設備行業景氣周期延伸
電力固定資產投資主要由電源投資和電網投資構成,其中電源投資主要形成對電站設備、電力環保設備的需求,電網投資主要形成對輸變電"一次設備"和"二次設備"的需求。從2005年開始,輸變電設備將取代電站設備,引領電力一次設備(變壓器、電力開關、電線電纜)、二次設備(繼電器、電力保護裝置、電力自動化設備)、電力環保(除塵器和煙氣脫硫設備)行業景氣度持續上升,在經歷了"廠網分家"后兩年的調整期之后,電網投資提速會被提上議事日程,預計未來5-6年內電網投資將達到20%-30%的年增長速度,其增長期更為長久,與此相對應,電網設備制造業將迎來巨大的歷史發展機遇,與具有一定周期性的電站設備制造業相比,電網設備制造企業更具長期投資價值。
電網投資引領行業成長空間
國家電網公司目前正在加緊編報"十一五"電網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報告。據初步匯總分析,"十一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將新增33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6萬千米、變電容量3億千伏安,投資9000億元左右;到2010年,跨區輸電能力將達到4000多萬千瓦、輸送電量1800多億千瓦時。電網設備的更新改造、新建大容量輸電線路、城市電網改造等,將給輸變電企業帶來巨大的商機。在輸電方面,地區間的聯網能力不足,電力多的地區難以向電力不足的地區調配電力。由于我國大部分電網用齡高,設備落后,線路嚴重老化,因此在輸電過程中消耗驚人。國家巨額投資城鄉電網改造,改造對電工產品,特別是繼電器、變壓器、電線電纜等產品需求量較大,主要產品公司都把目光瞄準電改大市場。
從行業特點來看,輸變電行業一般要落后于電站投資高潮一至兩年,伴隨著近年大規模的電力機組投產,也意味著輸變電行業迎來了新一輪的行業周期高潮期。同時,近來國家電網也宣布兩個較大的投資方向,一是超高壓的投資方向,將大力發展550KV以上甚至1100KV的輸變電線路,近期已有規劃在山西至湖北、安徽至上海各建一條1100KV的輸變電線路的示范性工程。而伴隨著我國電力投資將向水電傾斜之后,將西部水電輸送到東部地區也需要超高壓輸變電路線,所以,未來的電網投資力度將繼續保持著目前15%的增長幅度。同時,由于大型水電站投資周期一般長達5至10年,所以,這就拉長了電網設備行業的周期性。二是城市電網建設,在今年8月,國家電網公司正式宣布31個重點城市電網建設改造和安全工作正式啟動,預計在"十一五"期間投資2200億元,這也就意味著電網設備類上市公司將面臨著更多的訂單,凈利潤增長的周期也就拉長了。
超高壓、高壓正成為電網設備發展的新方向
一方面是因為由于技術的積累,目前電網設備的產業方向已向高壓、超高壓轉移,而輸變電行業的特點就是越向低壓區走,技術含量越低,技術進入門檻越低。相反,越是高壓、超高壓,技術含量就越高,技術進入門檻就越高,而目前上市公司由于擁有強大的技術研究能力與資本支持,大多符合著電網投資的方向,有望在未來的電網投資中獲得更多的訂單。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目前國家電網公司改變了先前的訂貨方式,向高壓與超高壓方向發展,從而提升了上市公司獲得訂單的能力。事實上也是如此,在近一年來,從事于超高壓、高壓方向生產的上市公司獲得訂單的能力遠遠強于低中壓的上市公司。因此電網投資的發展方向更強化了從事于超高壓、高壓方向發展的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
從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超高壓、高壓將是我國未來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從事于此方向的上市公司未來的發展空間與盈利能力均能夠在一定程度抵消行業周期的影響,故特變電工、G天威、平高電氣等個股值得關注,前兩者是從事于高壓、超高壓變壓器的上市公司,在近年來水電投資高潮以及電網投資高潮的雙重影響下,主營業務收入與凈利潤持續增長,值得繼續跟蹤,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兩股還有所謂的太陽能新能源概念,前景依然相對樂觀。后者的平高電氣的亮點在于GIS(封閉組合電器),在未來的超高壓輸變電路中擁有極強的領先優勢,在近期明顯有新增資金關注,值得繼續跟蹤。另外,國電南瑞、國電南自等為代表的電網二次設備,其中國電南瑞是行業的龍頭,背靠的是國家電網公司,在招標中具有極大的優勢,尤其是近來公司存在著向集團公司收購優質資產的可能,目前估值相對合理,值得繼續跟蹤。而國電南自則由于投資桂冠大唐電廠的投資虧損在半年報的凈利潤不如人意,但隨著煤炭價格的下移,桂冠大唐電廠有望給公司帶來較大的投資回報,再加上原先的電網保護等主營業務,未來的發展前景也相對明朗,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