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專家:今年我國貿易摩擦將呈四大特點
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和不景氣將導致國際貿易保護的加劇和貿易爭端的增多是個基本規律。由于世界經濟衰退帶來的嚴重沖擊仍將持續,保護主義伴隨著經濟危機而來,業內專家預測,2009年我國出口產品將遭遇更多貿易摩擦,且貿易摩擦將呈現日趨多樣化、綜合化和隱蔽化等特點,這對政府和企業都是新的挑戰。
中國出口產品在遭遇越來越多以安全和環保為名的技術壁壘的同時,反補貼、反傾銷等新型貿易摩擦在過去一年里呈現出更加頻密的態勢。反補貼已成為我國貿易摩擦的新領域和熱點,中國遭遇反補貼調查數量已躍居全球第一。另據世貿組織統計,自1995年世貿組織成立以來,成員方反傾銷立案中涉及中國產品的調查案件占總數的1/7左右。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反傾銷案件針對中國。
業內專家指出,隨著全球經濟危機的襲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將進一步抬頭,2009年我國將面臨更多貿易摩擦,并可能呈現出一些新特點。
首先,貿易摩擦將呈現多樣化、綜合化和隱蔽化。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教授黎友煥指出,更多的國家將以產品質量、食品安全為借口,以偏概全、夸大事實,對我出口產品采取限制措施,技術性貿易措施、衛生和植物衛生措施成為影響我產品出口的主要障礙,知識產權、企業社會責任等方面的貿易壁壘不斷增加。
其次,我國遭遇反補貼等新的貿易摩擦形式將繼續增加,反補貼案仍將為未來兩年的焦點。肖鷂飛認為,與反傾銷調查以企業為主要目標不同,反補貼調查的對象包括政府和企業,而且主要矛頭指向政府的經濟政策和制度安排。被指控的項目一旦被認定為補貼,就會對我國宏觀經濟政策和調控措施的運用產生負面影響。而且,被裁定為補貼的項目,往往會成為后續對我國反補貼調查的證據,從而誘發更多反補貼調查。從行業來看,鋼鐵、紡織、機械、造船等是反補貼的熱點。
再次,新興優勢行業,如鋼鐵、汽車、通信設備、化工產品將成為我國與發達國家貿易摩擦的新熱點。發達國家對涉及這些行業的貿易爭端更容易采取貿易保護手段,以維護其在世界經濟中的優勢地位。
另外,我國和一些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摩擦可能加劇。一些東歐、拉美國家與我國同屬發展中國家,經濟結構同樣以制造業為主,因此與我國在經濟結構上缺少互補性,其國內新興產業和支柱產業容易受到我國產品的沖擊。
黎友煥等專家給企業提了五點建議:一、了解WTO規則和貿易救濟調查的相關知識。二、遭遇貿易摩擦案件時要積極應訴,特別是在應訴時要注意團結作戰一致對外。三、要建立健全內部管理機制。在研發、生產、營銷、會計等方面要規范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財務會計制度和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四、加強行業自律、維護良好的外貿經營秩序,遵守商業道德和市場規則,主動抵制低價競銷等擾亂出口經營秩序的行為。五、逐步增強適應國際市場的能力,及時了解國外市場環境的變化,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調整產品結構,提升競爭力。在出口市場的選擇上,實現“產品多元化”和“市場多元化”,盡力減少和分散風險。
與此同時,政府也應做好應對工作。有關部門應積極主動通過多渠道收集信息,為企業做好信息咨詢、培訓等工作,并應善于采用國際貿易規則保護自己利益,應充分重視和利用復議的權利,即根據WTO原則可以對技術壁壘的不合理內容提出異議,為本國企業出口爭取主動便利條件。同時,政府除展開多層次交涉外,還應與中介組織、企業等在信息收集與共享、聯合應訴、法律抗辯、公平貿易培訓、課題研究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建立長效聯系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