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機械制造行業2003年展望
1、實施“十五”規劃為工程機械行業的繁榮奠定了基礎。根據“十五”規劃,交通運輸將
完成五大跨海工程,建二級以上高等級公路6萬公里(含高速公路1萬公里),完成“五縱七
橫”國家干線等,道路建設的發展,必將帶動工程機械需求的增長。西氣東輸工程的建設需要
各種工程機械,除通用工程機械如挖掘機、裝載機、壓實機械、平地機、隧洞掘進設備、路面
起重機械及鑿巖機械外,還要引進開發大型開溝機、大型長管運輸工程車、吊管機、水平鉆孔
機及適應高寒、沙漠、高溫情況的特殊工程機械。煤炭工業關閉一批小煤礦,發展大煤礦,提
高機械化水平,需要大量大中型土石方工程機械。水利建設方面的防洪、抗旱和綜合利用,對
全國七大水系進行綜合治理、南水北調工程需要鏟運機、推土機、拖拉機、灑水車、抓斗式挖
泥船、打夯機、壓路機、挖掘機、汽車吊和裝載機等一系列施工機械。我國提高農村城市化水
平,加快小城鎮建設,牽涉到農村文化、農村交通、農村建筑等方面的建設改造;而農業產業
化也要求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這些都需要大量適合農村需要的工程機械產品。
2、這兩年工程機械正處于集中更新期,工程機械需求量增長比較穩定。工程機械的需求
具有明顯周期性,從九十年代來看,1991年1月至1993年12月為工程機械繁榮階段;1994年1月
至1996年12月為蕭條階段,自1994年起該行業業績開始滑坡,直到1997年年初才開始止跌回
升;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為復蘇階段,該行業業績逐漸回升;2000年1月到現在,工程機械
行業又進入了另一個景氣周期,再次進入繁榮階段。由此可以看出,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具有明
顯的周期性。
今年工程機械高速發展帶有明顯的周期性的集中更新、置新設備的特點。國內機械行業在
西部大開發和大規模基礎建設等內需的拉動下,未來幾年仍會有良好發展前景,預計明年工程
機械的更新仍處于集中更新期,但增長勢頭很可能回落。
3、入世后,我國工程機械行業面臨更激烈的競爭。根據我國入世承諾,工程機械產品關
稅將下降到發展中國家水平,非關稅措施要逐步取消。工程機械行業(不包括挖泥船、混凝土
泵、礦用電鏟、短距離運貨車、機動救火車、飛機加油車及站臺牽引車),進口關稅2000年平
均為15.3%,2002年已降到10%,預計到2005年要降到8%左右。由于關稅下降,進口商品的
價格將降低,其競爭力無疑會增強。關于非關稅措施,工程機械行業實行配額將在2004年1月1
日起取消進口控制。在實行特定產品管理的目錄中,工程機械有:320馬力以上履帶式推土
機、18噸及以下振動式壓路機、工程機械用19-180馬力柴油發動機。上述產品將在2004年1月
1日取消進口控制。非關稅措施的取消也將加大我國產品的競爭壓力。
4、我國具有比較優質的產品還有可能會保持良好的銷售勢頭。我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工程
機械產品主要有勞動密集型產品和技術水平與國外先進產品相差不大的產品。國內勞動密集型
產品生產成本較低,具有價格優勢的產品,并且在國際市場上已形成一定的競爭力,國內市場
開放對這些產品基本不構成威脅,而且還可以擴大出口。如手提式風動工具、中小型叉車、鑿
巖機、中小型壓路機等。
產品技術水平與國外差距不大,而且價格有明顯優勢的產品,特別是采用許可證貿易,已
引進先進技術,經過消化吸收創新的產品,不僅沖擊不大,而且還可擴大出口。如裝載機、鑿
巖機、25噸以下汽車起重機等。
這兩類產品有能力抵抗外來產品的沖擊,預計2003年它們會保持較好的銷售紀錄。
5、我國工程機械類企業還將為許多問題所困擾。
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第一個問題是生產集中度低。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有生產企業1008家,
全行業注冊的企業集團有15個,全行業營業額在1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300家,其中5000萬以上
的企業有125個,億元以上的企業只有30個左右,而30億元以上的企業只有徐工集團1個。
第二個問題是技術創新能力弱。目前工程機械行業多數生產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
科研水平還不能適應技術創新的需要。只有少數工程機械集團能籌集部分資金用于新產品的研
制開發,而小的工廠僅能維持生產,沒有開發能力。
第三個問題是混凝土機械行業中,國產車、泵、站等大型設備品種單一、規格不全。我國
平地機產品質量與技術水平與國外還有不少差距,該類產品沒有進入西歐、北美、日本三大市
場,其它地區出口數量也不多;裝載機行業國內企業小型裝載機占優,國外工程機械公司對6
噸級以上裝載機形成壟斷地位;至于挖掘機,中外合資、獨資企業挖掘機的產銷量約占全國總
量的85%-90%,10余家國有挖掘機企業舉步維艱,市場占有率一直保持在總量的10%-
15%,形勢十分嚴峻。
第四個問題是部分子行業產能嚴重過剩。首先是輪胎式裝載機,目前該行業的龍頭企業柳
工、廈工、龍工的總生產能力達到25000臺,現在都在搞技改或建新廠。目前的產能已經超過
了預計的“十五”期間國內裝載機最高年銷售量。而目前市場雖然十分火爆,但只是使用了其
生產能力的一半,整個行業面臨激烈而又殘酷的競爭,有再次爆發價格戰的危險。其次是工程
起重機。目前該產品市場嚴重供過于求,競爭激烈。現存的六家生產企業占據了每年約4000臺
左右市場份額的90%以上。起重機和推土機市場也不容樂觀。我國推土機產品極具個性,其規
模小、產量低、技術含量高、附加值低且種類繁雜———從高原型、平地型到環保型、沙漠型
等。目前,中國推土機的生產能力已經一半過剩。 6、機械行業的重組有可能加快,但業
績增長幅度較小。從國際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趨勢看,產品的技術含量不斷提高,機電一體化
得到進一步應用和發展,設備操作更加精細化、簡單化,舒適性與安全性進一步提高,節能與
污染排放明顯得到改善,產品品種向專業化和多功能化兩極發展。我國的機械制造企業要達到
這些要求,只有通過重組、聯合、購并等資本運作方面來提高企業運轉的效率,所以2003年機
械行業的重組依然是大趨勢。但因為市場需求明年大幅增加的可能性減小,機械制造企業的業
績很難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