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新批項目43個浙產業資本興起
產業資本興起“出國熱”,這是我省企業“走出去”呈現出的全新態勢。今天,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上半年,我省新批境外產業投資項目43個,占全省新批境外投資項目總數的五分之一強,同比增長四成多。
“走出去”一直是我省外向型經濟發展的一個亮點。據省外經貿廳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我省經核準的境外企業和機構累計已達2809家,繼續位居全國首位,投資總額為16.4億美元。
省外經貿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新批的43個境外產業投資項目,絕大多數屬于機械、紡織、電子、輕工等我省優勢傳統產業。這些產業境外實業投資增長加快表明,我省企業“走出去”正步入由產品向產業轉移的新階段。
優勢產業“走出去”意味著什么?浙江越美集團是諸暨一家規模紡織企業,今年上半年在很多同行為人民幣匯率上升、出口退稅下調苦惱之際,作出了重大戰略決策:投資5000萬美元在尼日利亞建立紡織工業園,進行紡織品的生產、加工、包裝和貿易。“這樣既可以更好利用我們在技術、設備、人才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又可以有效規避國際貿易壁壘。”該公司一位負責人說。
省外經貿廳有關負責人對此表示認同。他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紡織業境外產業投資增長明顯加快,共有36個項目,占新批43個境外產業投資項目的八成多。這表明,隨著高成本時代的到來,我省紡織企業開始走上對外產業轉移、“騰籠換鳥”的發展道路。
“走出去”進行實業投資遠比賣產品復雜,如何盡可能減少風險?“我省將重點支持紡織業集聚度高的地區在現有基礎上加快建設境外紡織園區。”省外經貿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商務部批準的我國首批8家境外工業園中,就有我省的華立集團泰國羅勇工業園區和康奈集團俄羅斯烏蘇里斯克經貿合作區,目前又有一批企業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