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牛市行情在糾結中走向終結
在歐美等主要經濟體遭遇“財政懸崖”、債務危機纏身的大背景下,前期高速增長的新興經濟體也面臨趨同的結構性放緩問題。與此同時,世界范圍內的財政刺激也基本走到了盡頭,使得全球經濟更有可能長期徘徊在低增長狀態。目前銅行業基本面供需偏緊的格局也在悄然生變。在此背景下,銅價長期以來的上升勢頭將在曲折反復中走向終結,迎來較長時期的熊市周期。
“財政懸崖”問題成為新的風險點
近期宏觀面處于相對穩定期,歐債問題暫時緩和,中美數據也相對較好,彰顯經濟企穩復蘇跡象,但看似風平浪靜的背后實則云譎波詭,美國的“財政懸崖”問題值得警惕,很可能成為近期拖累全球經濟復蘇新的重要風險點。
隨著美國大選結果的塵埃落定,現任總統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成功連任。雖然之前市場普遍預期,若奧巴馬勝出的話,美國貨幣政策將會維持寬松,相應地大部分財政政策也會得到延續,從而會降低“財政懸崖”問題對市場的沖擊。但即使奧巴馬上臺后政策對該問題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也仍然掩蓋不了美國政府長期赤字的問題。隨著嬰兒潮一代的退休潮接近,美國整體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將不可避免,財政與稅務制度也必將隨之做出調整。而當下的“財政懸崖”問題或許僅僅只是開始,其嚴重程度和債務上限問題是相似的,其解決過程對金融市場引發的擔憂,并可能對實體經濟造成的影響都要超出目前的預測。
國內經濟持續反彈力度不大
國家統計局11 月1日公布的10月份PMI數據為50.2,顯示制造業經營狀況明顯好轉,進一步緩和市場此前對中國經濟放緩的擔憂。近期數據的改善主要源于三季度政策刺激效果的逐漸顯現,未來一到兩個季度經濟有望小幅反彈。但在歐美等主要經濟體遭遇“財政懸崖”、債務危機纏身的大背景下,全球經濟更有可能長期徘徊在低增長狀態,而占全球銅需求量40%的中國正步入增速放緩的過程。
銅市供需狀況將趨于平衡
從行業基本面來看,銅礦品味下降、銅本身的稀缺性、冶煉工藝難升級、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所導致的供求相對偏緊的格局是銅價相對抗跌的主要因素,也是銅市牛轉熊過程曲折反復的根本原因。但在目前的邊際成本遠低于現價的情況下,依然存在的超額利潤會驅使銅礦涌入市場,銅市供需狀況在未來幾年內都將更趨于平衡。根據國際銅研究組(ICSG)數據分析,2015年全球銅礦產能將增長到2590萬噸,冶煉和精煉產能將分別增加到2150萬噸和2880萬噸。銅市供需格局的悄然變化,可能導致銅價長期以來的上升勢頭走向終結。
從短期來看,目前整體市場空頭氛圍逐步凝聚。美國股指很可能處于多頭末端,CRB指數、貴金屬、原油指數形態都明顯轉弱,后市均醞釀極大的回落風險。若CRB指數后市大幅回落,金屬板塊極有可能成為下跌主力。目前消費低迷與庫存高企的行業現狀仍是近期銅(56600,600.00,1.07%)價下行的主要潛在風險。隨著“金九銀十”旺季的退去,當前流動性整體寬松的格局與前期政策刺激效應對銅價的支撐也將會趨于淡化,銅價近期仍面臨較大的回落風險,極有可能再次考驗多年來的價格中樞位置50000元/噸一線支撐,若這一線有效跌破,下跌空間將會被進一步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