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輪式裝載機的歷史及現狀
輪胎式裝載機(以下簡稱“裝載機”)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公路、鐵路、港口、碼頭、煤炭、礦山、水利、國防等工程和城市建設等場所的鏟土運輸機械。其主要功能是對松散物料進行鏟裝及短距離運輸作業。它是工程機械中發展最快、產銷量及市場需求最大的機種之一。國民經濟的發展與國家基建規模及資金投入的增大,促進了我國裝載機行業的迅速發展。生產企業由1980年的20家增至現在的100余家,初步形成了規格為0.8~10t約19個型號的系列產品,并已成為工程機械主力機種。我國裝載機行業起步于50年代末。1958年,上海港口機械廠首先測繪并試制了67KW(90hp)、
斗容量為1m3的裝載機。這是我國自己制造的第一臺裝載機。該機采用單橋驅動、滑動齒輪變速。1964年,天津工程機械研究所和廈門工程機械廠測繪并試制了功率為100.57KW(135hP)斗容量為1.7m3 的Z435型裝載機。1962年國外出現鉸接式裝載機后,天津工程機械化研究所與天津交通局于1965年聯合設計了Z425型鉸接式裝載機。
柳州工程機械廠和天津工程機械研究所合作,在參考國外樣機的基礎上,于1970年設計試制了功率為163.9KW(220hp)、斗容量為3m3的ZL50型裝載機。該機采用雙渦輪變矩器、動力換擋行星變速箱的液力機械傳動方式,Z形連桿機構的工作裝置及鉸接轉抽,并自行設計了“三合一”的機構,以解決液力機械化傳動式裝載機的拖啟動、熄火轉向及排氣制動問題。ZL50型裝載機經過幾年的實踐考核,證明性能良好、結構先進,為后來我國ZL系列裝載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通過近40年的發展,我國裝載機從無到有,產品種類及產量均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已經形成獨立的系列產品和行業門類。
目前,我國3噸以下裝載機3噸以下產品主要以ZL10、ZL15、ZL16為代表,還有一些利用拖拉機底盤改裝的小型裝載機,主要與日益增多的農用運輸車輛配套使用。主要零部件均采用一般性能及質量的發動機、驅動橋、變速箱、液壓件。技術較先進的靜液壓傳動產品,液壓件國內不易配套,產品成本居高不下,制約了該類產品在國內的發展。
ZL30裝載機ZL30裝載機主要生產廠家有成工、常林、徐工、宜工、山工等。該產品零部件配置較零亂,生產廠家具有自制的橋箱,風格各具特色,質量及性能上相對穩定,技術先進性一般。徐工最近開發的ZL30F裝載機,采用電換檔變速箱,使3噸級裝載機技術上有新的突破。
ZL40/ZL50裝載機ZL40/ZL50裝載機,主要裝載機生產廠家均擁有該產品。第一代產品幾十年來沿續至今,全國幾乎使用同一套圖紙,有些技術力量薄弱的廠家,仍把其當作主導產品推向市場。第二三代產品主要是對工作裝置進行優化,改變外觀造型。如柳工ZL40B/ZL50C、徐工ZL40E/ZL50E。第四代產品是在第三代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整機的性能及配置,電控箱、濕式制動器等新技術得到應用,并形成了各企業的專有技術及專利技術,使產品以嶄新的面目推向市場。
ZL60及6噸以上裝載機6噸以及6t以上的裝載機,這是國內潛在市場最大的產品,1998年以前大多數生產廠家均開發了ZL60裝載機,但由于受傳動件的制約,ZL60裝載機沒能成功地推向市場。在’99北京國際工程機械博覽會上,各廠家推出了新的一代ZL60裝載機,多數廠家選擇柳州ZF合資生產的箱或橋,液壓元件也有新配置,發動機可選用斯太爾或上柴6121(Cat3306),整機可靠性上得到很大提高,給國內大噸位裝載機帶來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