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下更應抓緊搶占自主品牌制高點
-
受金融危機影響,目前全球汽車格局正發生演化,全球車市低迷,美歐一些跨國汽車企業紛紛陷入困境。作為底特律車展的主角之一,華晨汽車和比亞迪代表中國兩大自主品牌通過強勢推廣“精品”理念及4大車型的華晨汽車,卻成功以中華班底在底特律“上位”。
對此,華晨汽車董事長祁玉民表示:“雖然揚威底特律是華晨汽車的一小步,卻折射出在金融危機下,中國自主品牌全球化的一大步。”
“在以往的底特律車展上,中國車只能擺在地下室或者次級展位上,并未實現中國汽車企業真正‘走出去’的愿景。而與往屆相比,2009年華晨和比亞迪作為中國自主品牌的代表入駐位置最為重要的主展廳,占有主展廳內約11000平方英尺的展位面積。這也是中國自主品牌首次進入底特律車展的主展廳。通用、豐田、奔馳、寶馬、本田等國際知名企業均在此展館展出。”
華晨汽車和比亞迪之所以能夠雙星閃耀,在今年的汽車城徹底”牛“了一回,主要原因還在于他們各自采用了不同的參展策略。
從企業戰略角度看,華晨汽車歐洲、北美、俄羅斯和其他市場的“3+1”國際市場格局已初具規模,目前向縱深化發展。
“在國際化之路上,我們堅持著眼于全球,整合世界資源為己所用,積極進行國際間技術與市場的合作。加大與德國寶馬、日本豐田、德國保時捷等國際知名公司的技術合作力度。”祁玉民認為,除此之外,重視市場發展趨勢,也是至關重要的。
華晨汽車把握了這樣的戰略機遇,迎合“經濟、時尚、環保”潮流的基礎上,完善產品體系,以投建A級車工廠來增加小型車滿足市場發展的趨勢。
在步步為營的全球化戰略布局中,華晨汽車通過成功“亮劍北美”,在自主品牌啟動新一輪的國際化之旅中,完成了讓人艷羨的首映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