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企業是天津濱海高新區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
濱海高新區自建區以來,就承載著推動天津市中小企業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及增長方向的轉變重任。形成了“軟件及高端信息制造、綠色能源、先進制造、生物技術和現代醫藥、現代服務業”五大主導產業。在全力打造優勢產業,特色產業的同時,形成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產業聚集。有數據顯示,圍繞五大產業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占全區企業的81%。
趙海山說,天津市把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市委、市政府在新時期發展的戰略任務。濱海高新區有責任在新一輪發展中為天津市加快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濱海高新區“小巨人成長計劃”實施以來,取得了明顯成效。“小巨人”年均增長率達到41%,涌現了一批像天地偉業、凱發電氣、華翼藍天為代表的科技企業。在小巨人成長計劃的實施過程中,濱海高新區科技型中小企業占全市的五分之一。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載體,是濱海高新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主力軍。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要著力培養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既要形成“鋪天蓋地”的態勢,又要培養“頂天立地”的科技型企業。
趙海山要求,根據《天津高新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規劃方案》,明確提出要開展五大工程,具體實施20項措施,落實26條支持政策。在聚集創新要素,促進產學研合作,加強孵化體系建設,推進科技金融體系建設,營造創新環境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和推動支持力度,實現“萬千百十”發展目標。
他提出,聚集創新資源,形成創新創業氛圍。繼續強化招商引資,吸引創新型、科技型、創業型企業來濱海高新區發展。圍繞五大主導產業,聚集具有科技創新能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型企業。形成以龍頭企業為帶動,配套企業聚集產業鏈,有效構成產業集群不斷完善發展。在此基礎上要形成創新創業的氛圍。
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企業快速發展。產學研合作、自主創新是濱海高新區之本。要進一步強化建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和科技部863成果轉化基地。進一步強化和大學、科研機構的聯系,使他們的科研成果源源不斷的到濱海高新區創業發展。在五大主導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當中,不斷推動技術進步,帶動產業發展的新的技術創新聯盟,搶占科技發展的制高點。
加強載體建設。繼續完善創新創業的孵化體系。目前,濱海高新區擁有6個國家級孵化器。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專業孵化器的建設力度,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源,共同推動載體建設。
進一步創新科技金融服務手段,構建科技金融服務體系。金融創新和科技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濱海高新區在探索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特別是海泰投融資體系,海泰擔保公司已經形成了在全市范圍內的一個品牌,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注入了活力,現已經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創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