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金屬如何安全入爐呢?
據了解,全國廢舊金屬熔煉行業輻射監測工作現場會近日在江蘇省張家港市召開。這次會議向全國的金屬熔煉企業宣傳貫徹國務院《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來自全國各省的環保部門、鋼鐵行業的參會代表們對如何實施廢舊金屬放射性檢測進行經驗交流,防止廢舊金屬熔煉時混入放射性物質,杜絕發生金屬產品放射性污染事故,促進廢舊金屬回收熔煉企業建立有效的放射性監控手段。
近年來,我國出口國外的鋼鐵產品因被進口國檢測出放射性物質超標而被退運的事件屢次發生,在國內外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面對這個問題,我國政府積極應對。2005年制定出臺了《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即將出臺的《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實施辦法》(環境保護部部長令)將為金屬熔煉行業開展輻射安全監管提供一個可遵循的規范,就廢舊金屬回收冶煉的輻射監測中的監測設備、機構和人員、制度和管理、報告和處理、個人防護以及監管主體等各個方面做出細致明確的要求。
會議期間,參會代表們參觀了江蘇沙鋼集團。近年來沙鋼集團先后投資近500萬元,在所有入廠廢鋼計量地磅安裝了6套美國生產的門式輻射監測系統,做到了入廠廢鋼輻射監測全覆蓋,共5次監測出入廠廢鋼中夾帶放射性物質。同時,沙鋼集團專門成立了以公司主要領導為負責人的輻射安全管理委員會,統一管理全公司放射性同位素使用、廢鋼入爐熔煉前放射性監測工作;制訂了廢鋼入爐熔煉前放射性監測工作制度、應急預案、設備操作規程和監測人員獎懲措施等規章制度,所有從事廢舊放射性監測工作的人員均參加了輻射安全知識培訓。這一系列措施的推行有效保證了廢舊金屬入爐前放射性監測工作的正常開展,防止了放射性物質熔煉進入金屬產品。
會上,來自鋼鐵企業的代表們對廢舊鋼材放射監測的經驗進行了交流。杭州鋼鐵集團采用先進技術將放射物堵截在廠門之外,從2005年開始,杭州鋼鐵集團開始尋找科學的監測方式及設備,最后確定采用通道式輻射在線監測裝置對廢鋼放射性物質進行監控的方案。至2008年底已經完成對進場廢鋼全面進行放射監測體系建設。
針對我國廢鋼放射監測的現狀,環境保護部技術專家提出了3點建議:第一,必須在廢鋼入爐前進行百分之百的放射性監測。上至國家范圍,下至每個鋼廠盡快建立起廢鋼入爐前的第一道防線,選擇真正可靠、靈敏、耐用的放射監測技術和配置,除鋼廠外,各級廢鋼供應商也必須配備不同級別的廢鋼放射性監測系統。
第二,完善我國放射性廢鋼的管理。在盡快建立健全放射性廢鋼監測體系和網絡的同時,還應加強各相關部門對放射性廢鋼的監督管理。加強基礎培訓,盡快普及放射性廢鋼入爐熔化后造成嚴重危害等知識,強化防范意識。
第三,逐步制定放射性廢鋼污染事故應急預案,完善事故響應能力。根據各鋼廠工藝流程特點,及不同同位素物理和化學特性,盡快制定全面、統一的應急預案,配備相應的反應能力,從而可在突發事件發生后,將損失和污染降低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