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廢舊汽車回收任務依舊嚴峻
環保部昨日通報:今年1~9月,全國共淘汰廢舊黃標車和老舊車397.88萬輛,完成全年淘汰總量66.3%。在31個淘汰省區市中,有三分之一還未完成相應的任務,這表明,我國廢舊車輛淘汰任務仍舊嚴峻。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通告說,截至去年底全國共有黃標車1300余萬輛,約占汽車保有量的10%。為減輕環境負擔,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600萬輛”,從目前發布的數據上來看,這項任務還需加快完成。
“黃標車”即高污染車輛的俗稱,是指達不到國Ⅰ排放標準的汽油車,或達不到國Ⅲ排放標準的柴油車,貼有環保部門核發的黃色環保標志。實際使用中普遍存在尾氣超標和“冒黑煙”現象,且分布散、歸屬復雜,缺乏有效監管。
據測算,一輛黃標車相當于28輛國IV車的污染物排放量。根據今年初環保部發布的《2013年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顯示,機動車污染是造成灰霾的重要原因,按環保標志分類,僅占汽車保有量13.4%的黃標車卻排放了58.2%的氮氧化物、81.9%的顆粒物、52.5%的一氧化碳和56.8%的碳氫化合物。
因此國家逐步淘汰黃標車是減少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對維護整個社會美好環境做出的一項重要舉措。
環保部相關負責人指出,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600萬輛是國務院部署的重要任務。各地務必出臺更有力的推進措施,倒排工期,加速進展,確保完成今年任務。
為了響應號召,各地紛紛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措施,成立黃標車和老舊車淘汰工作領導機構,其中山東、河北等地明確由省公安廳牽頭,上海由交通委牽頭。
安徽六安市為鼓勵黃標車盡早淘汰回收,從2014年到2015年,分3個時段執行差別化補貼政策,鼓勵黃標車盡快淘汰;浙江海寧市日前出臺《海寧市鼓勵黃標車提前淘汰政府獎勵補助實施方案》,政府根據淘汰黃標車的車型、使用年限等給予適當補助,一車一補。山東省也發布了《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擴大黃標車限行區域的通告》,該《通告》將于2014年11月1日起在全省施行。屆時也會將對廢舊黃標車就行更加嚴格的限制與管理。
很多居民對加快廢舊黃標車的淘汰回收,也是表示支持與歡迎,認為這對保護環境將會起到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