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
金融危機催發了汽車產業向新能源方向的轉變,讓全球汽車業在未來新能源領域有一次重新角逐排名的機會。在傳統汽車行業,中國落后了世界領先水平幾十年,但在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領域,大家處于相同起跑線。2009年2月5日,我國財政部公布了由該部和科技部出臺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此項新能源鼓勵政策的出臺讓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充滿信心。中國有成本和市場優勢,有潛力也有可能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取得領先地位。新能源對于中國汽車行業而言,或將是一次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絕好時機。
中國新能源車型市場動向
2006年初,豐田普銳斯(車型 圖片 論壇)成為國內第一款量產上市的混合動力車之后,2007年,雷克薩斯RX400h和LS600hL在國內上市,這兩款車型分別是豪華SUV和高端四驅轎車,雖然排量分別達到3.3L和5.0L,但因為運用了混合動力技術,其綜合路況測試的百公里油耗不超過10L。07年底,東風本田推出思域(車型 圖片 論壇)混合動力車型。08年初,通用發布了“綠動未來”戰略,推出別克君越(車型 圖片 論壇)Eco-Hybrid油電混合動力車,成為了國內第一款量產中高檔混合動力車型。
國內新能源車也蠢蠢欲動。去年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500輛新能源車為賽事服務,也成了我國新能源車的一次集中展示。鋰離子電池純電動客車、由東風和一汽集團研發的25輛混合動力客車以及奇瑞、長安、一汽集團等企業研發生產的75輛混合動力轎車,成為“綠色奧運”的一道景觀。
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呈現出大企業集團主導的新動向
對于中國國內車企而言,他們并沒有以“跟隨者”的身份參與新能源這場游戲,而是以 “創新者”的角色加入到游戲中。其在混合動力汽車的產業化和純電動轎車產業化方面已有突破性進展。
據統計,目前國內至少有30家客車企業已涉足新能源車研發;六大汽車集團以及奇瑞、吉利、比亞迪都爭相研發新能源車,上汽集團更是在去年投資20億元成立了上汽捷能公司,專門研發新能源車。東風、一汽、長安、奇瑞、比亞迪等汽車公司完成了各自承擔的混合動力轎車課題,研發的產品在技術方案、結構特點、成本價格方面各具特色。時間進入2009年,國內多家大型汽車集團不約而同地發布了與新能源有關的資訊,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呈現出大企業集團主導的新動向。
去年年底,重慶、美國丹佛市、長安汽車集團、福特汽車共同簽署了《建立綠色合作伙伴意向書》。今年1月,上汽集團與上海汽車共同投資成立上海捷能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并舉行了揭牌儀式,這家公司將致力于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的集成開發。上汽集團在新能源開發上進行得比較早,在2001年年底,上汽集團和同濟大學合作承擔國家863“電動汽車”的重要項目,就此開始開發清潔能源汽車,2005年12月,上汽承擔上海科教興市重大項目--自主品牌混合動力轎車項目,而在2006年成立了自己的新能源研發團隊。
在有利于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汽車產業振興計劃下,上汽集團決定在今后兩年將總計投入60億元用于油電混合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的開發和制造。該項目首期20億元投資成立的上海捷能汽車技術有限公司近來正式掛牌啟動,以自主開發逐步替代傳統內燃機驅動技術的油電混合和純電驅動核心產品技術。以后上汽還將投入20億元用于新能源整車開發,及20億元用于相關新能源零部件開發。
長安集團的新能源汽車公司也于08年11月在重慶正式掛牌成立,并獲得了重慶市政府2000萬元推廣支持資金。長安汽車總裁徐留平表示,到2012年時,該公司將會開發出多款能投放市場的混合動力車型。另外據悉,國內有兩家較大的科技風投公司瞄準了長安剛成立的新能源汽車公司,正在商討合作細節,如果成功,長安新能源汽車將會增資擴股。
新能源汽車大行其道的同時也存在隱憂
目前,限制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雖然國內的制造商紛紛表示涉足新能源汽車研發和生產,但由于具有高科技含量并且能夠量產的車型有限,可選擇余地較小;二是受限于新能源汽車的技術以及配套服務的不健全,比如配套設施建設的滯后和維護保養不方便等問題;三是價格過高,維護成本也高;四是目前油價趨低趨穩,傳統動力汽車依然是人們的首選,不利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使用;五是人們的汽車消費觀念有待轉變。
目前出臺的鼓勵政策,主要是側重鼓勵新能源車的研發和生產,在促進新能源車消費方面的力度依然不夠,而這卻是影響新能源車能否實現產業化的關鍵問題。同時,對目前的汽車產品根據排放和能耗進行分級,然后根據不同級別進行相應的獎懲規定。相比一次性的優惠,若能貫穿整個汽車使用周期的鼓勵政策顯然將會更加有效。
綜上所述,在國內新能源車研發一片繁榮的背后,同樣隱憂重重。機遇和挑戰并存是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現狀。中國車企要想在這場新能源“博弈”中勝出,必須要明晰自己的戰略目標,把好鋼都用在刀刃上,按照長遠的新能源規劃腳踏實地地去做,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