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汽車產業新聞速覽
-
外資攪動中國商用車行業 競爭格局變化隱現
人們也許沒有注意到,除政府的有形之手外,另外一只手也在抓緊行動,更深度地參與我國商用車行業的重組。這只手就是外資。 非常值得關注的是,在近一段時間陸續浮出水面的商用車合資合作項目中,外資曾經堅持的戰略發生了重大變化。合資企業從使用洋品牌、生產洋車型發展到中外雙方共同經營中方品牌,聯手進軍國際市場。是什么原因促成了這種變化?在以往的合資合作中,跨國巨頭有哪些成敗得失?
汽車下鄉補貼如何領取成問題
近日,《汽車下鄉》細則的出臺:對農民報廢三輪及低速貨車換購輕卡以及購買1.3升以下排量微型客車,按銷售價格10%給予補貼,最高補貼5000元。細則的出臺讓消費者與經銷商都很高興,但具體補貼發放如何操作,目前還沒有明確。
車企汽車下鄉須繳50萬保證金 履行協議后返還
記者昨日獲悉,《汽車下鄉推廣工作生產企業協議書》(以下簡稱《協議書》)細則目前已敲定,財政部等七部委(財政部、發改委、工信部、公安部、商務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最終決定通過與汽車企業簽訂協議的方式對其進行規范;今后凡是沒有簽訂《協議書》的汽車企業及其產品,將不享受財政補貼。《協議書》從今天開始下發到相關政府部門和各車企,而首批簽約企業將在下周一亮相。
自主品牌占有率上升 第二梯隊開始活躍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第185期新車準入公告,自主品牌車型成為目錄中最閃耀的群體。在全部30多款登上目錄的新車中,自主品牌新車數量超過了一半。更引人矚目的是,除了奇瑞、吉利等一線自主品牌企業外,自主品牌第二梯隊也特別活躍,海馬、江淮等企業的新車型都登上了這批目錄。 而在剛剛過去的兩個月,自主品牌第二梯隊的表現更是值得稱道,東南汽車依靠新車菱悅的熱銷,擺脫了長時間有車無市的尷尬局面;江淮同悅上市之后也保持熱銷。其他自主品牌第二梯隊企業的業績都明顯好轉。
庫存降至兩年最低 車價穩中有升峰回路轉
2月產銷量雙雙走高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雙雙突破80萬輛,汽車總產量80.79萬輛,環比增長22.96%,同比增長23.08%;銷售82.76萬輛,環比增長12.43%,同比增長24.72%。事實證明,在國家多項刺激經濟的政策效應帶動下,2月結束了自2008年7月以來月產銷量連續低于80萬輛的低位徘徊局面,汽車市場開始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