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年行動綱領:解讀汽車產業振興規劃
-
《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全文已經國務院批準下發。《規劃》提出八大任務十二項政策措施,為未來三年我國汽車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了行動綱領和政策保證。參與《規劃》研究制定的一位汽車業界專家對本報記者解讀了《規劃》的五大鮮明特色。
有目標、有重點、有任務、有政策措施的行動計劃方案
十二大政策措施分別解決拉動內需、外部環境和產業本身問題
十二大政策措施中前四項是解決當前拉動內需的政策措施,包括減征購置稅、汽車下鄉、加快老舊汽車報廢更新、清理限購汽車的不合理規定。這四項實際上是保增長的重要措施。中間四項措施是解決汽車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問題。包括政府公用車向自主品牌傾斜,促進和規范汽車消費信貸,規范和促進二手車市場發展,加快城市道路交通體系建設。后四項解決汽車產業本身的問題。以結構調整為主,完善汽車產業重組政策,加大技術進步和投資力度,推廣使用新能源也是產品結構的問題,最后一項是落實和完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
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
純電動和充電式混合動力車是突破口
我國在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和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方面,目前處于領先地位。純電動汽車是國際公認的新能源汽車最佳解決方案,但是純電動汽車的推廣如果沒有充電基礎設施的支持,是無法發展的。充電基礎設施完善之前,充電式汽車加混合動力汽車和普通混合動力汽車,都是過渡性的產品,下一步的重點還是純電動。也不排除燃料電池汽車。
《規劃》提出發展電動汽車和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汽車產業提升國際地位,特別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在《規劃》的目標中提出電動汽車產銷形成規模的重大戰略目標,通過改造現有生產能力,形成50萬輛純電動、充電式混合動力和普通型混合動力等新型汽車產業。
重點任務中提出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主要任務是推動純電動汽車、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關鍵零部件產業化,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例如要求企業應該掌握新能源汽車的專用發動機和動力模塊的優化設計技術、規模生產工藝和成本控制技術,并且建立動力模塊生產體系,形成10億安時車用高性能電池的生產能力。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和重點任務,《規劃》針對性地提出推廣使用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5項政策措施,一是啟動國家新能源節能和示范型汽車工程。二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制定規劃,優先在城市公交、出租、公務、環衛、機場等領域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三是建立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網絡,加速停車場等公共場所公用充電設施的建設。四是在政府采購中對自主創新的新能源汽車實施政府優先采購。五是增加110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新能源汽車和零配件發展。
推動汽車生產企業兼并重組
前10家企業的市場集中度應該達到90%以上,并不是說政府強行將幾家沒有進入前十的企業給吃掉
加速汽車企業重組,促進汽車骨干企業的強強聯合和兼并重組是優化產業結構,特別是優化產業組織結構,提高國際競爭力一項重要的措施。多年來因為體制、政策市場等多種原因,我國汽車行業的聯合重組非常緩慢,從2000年到現在,只有兩家進行了重組,也就是上汽和南汽成功重組。其他一直在談,但沒有進展,主要是體制方面的原因,特別是地方政府考慮地方利益,還有就是國家制定的一些政策不太符合目前的情況,造成了汽車企業之間的聯合重組速度緩慢。